第三十四章 克服(2/4)

唐厂长成天催命似的跟在他屁股后面问:

“今天怎么样啊?”

“那发动机什么时候能国产?”

“要什么支援你尽管说啊?”

“什么?你要基础材料的专家?”

“呃……我给你们加菜,提高待遇。我保证我们厂其他员工都吃三类灶,也要保证你们全体研究人员吃一类灶。”

“啥?你不要加菜?你就是要基础材料的专家?”

“机械专业的专家也行?”

“我要是有,我要你干吗?”

……

叶教授也是火大了。

“滚一边去。别来捣乱!”

航空发动机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吗?

研制一架战斗机一般需要5-10年,可研制一台战斗机“心脏”却至少要用20年。就算是引进外国发动机的全套技术。那也三五年是来消化啊。

航空发动材料的工作环境接近于物理极限。1700度的工作温度,距离材料的熔点只有不到100度,只要有3%以上的偏差材料就会受不了。

涡轮既要在高温下工作,又要在高速转动中工作,对成品的缺陷容忍率极低。受制于加工设备和基础材料的问题,中国生产制造的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不长。

想要攻克那些难题,只能用水磨的功夫慢慢磨,那里能一蹴而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