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名实之间(2/3)

钟繇不以为然。“还请司徒指教。”

“其实就是四个字。”杨彪举起四根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实事求是。”

——

庆功宴会过后,刘备、孙策率先告别天子,率部赶回青州、徐州,作战前准备。

紧接着,幽燕都护荀攸也率部北返幽州。

他带走了辛毗。

荀衍接受士孙瑞辟除,到北军担任射声长史。

最初他们还担心天子会反对,但刘协接到士孙瑞的上表后,痛快地答应了。

受到鼓励,更多的汝颍人寻求加入军中。光禄勋马腾突然成了最受欢迎的贵客,每天都有人请他赴宴,搞得马腾不胜其烦,干脆闭门谢客,谁请也不去。

见加入禁军的难度太大,前后左右四将军就成了目标,尤其是右将军董承。

董承来者不拒,一口气接收到十几个汝颍人。

汝颍人各谋出路的时候,冀州人也没闲着。

虽说审配、田丰自杀,张郃、高览等人皆被流放,但沮俊拜卿,沮授拜侍中,让冀州人长出一口气。那些与邺城之战没什么牵连的人纷纷谋求出仕,有的从军,有的加入冀州印坊之样的机构,更多的人则是加入太守府、县寺为吏。

这些消息通过不同的渠道,陆陆续续的传到了刘协耳中。

刘协一直没有表态,只是静静地看着。

在确认了天子并不反对之后,冀州人入仕的劲头更猛,冀州的人心也因此跟着迅速安定。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只有少数人知道,冀州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他们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巨变。是兴是衰,或许就在一线之间。

沮授就是其中一个。

拜为侍中之后,他因为对冀州形势的熟悉,很快就成了负责渤海事务的联络人。天子派他赶赴渤海,配合张昭,先查清楚渤海有多少耕地,有多少户口,有多少人想迁出,又能安置多少想迁入的人。

这是一个大工程,忙得沮授头晕脑胀。

沮授如此,主事的张昭就更不用说了。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不太难,只要文书发出,很快就有人来申请迁入。可是文书发出半个月后,迁出的人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申请迁入的也没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