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阴魂(2/2)

我盯着杜四海的眼神,企图能看出一些他的秘密。

若说“种因果”在我们玄门中很常见,老祖宗《荀子》有一段话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大概的意思,土堆起来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说这些话,其实正是因果的力量,因为修行越深,看到的东西就越深,知道在某一个时间段做了什么事情,一定会牵扯到未来的某个时间点。

这是天地间的道理,很多人会在忙乱中迷失,造下种种业障,爷爷是精通麻衣术法,一手通天卦象自然能堪破某些玄机,若不想泄露天机遭报应,会选择做出某些事,帮助某些人,企图用因果里的力量干涉天机。

很遗憾,杜四海摇摇头,“这是天机,我若说出会遭报应的,以陈俊生玄术造诣,凡是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听他这样说,我只好叹了口气,大家都是圈子里混的,当然很清楚违背天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好比泰山吕道长,只是看了一眼,就险些瞎了眼睛。

就这样,和杜四海聊了会儿天,了解到奉天城里旧社会时期的奇人们,这些人早就在大环境下改行了,只剩下少数几个人,还多少懂一些绝活,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秘密,不便随意去打听。

离开杜四海家,我到处逛逛街,待到了晚上与刘馆长联系,我如约来到殡仪馆。

那天殡仪馆所有的值班人员都放假了,刘馆长坐在殡仪馆门外,一见我来了,便赶紧迎上来。

我挺不好意思的,秋天夜里也挺冷的,在外面别冻感冒了。

刘馆长尴尬道:“那个.陈师傅,说起来也不怕你笑话,我是真不敢一个人在里面待久了。”

我劝他放心,既然来了,肯定会帮他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于是我先走进了殡仪馆,走在通往告别厅的台阶,感觉今日阴气重得可怕,那种感觉让人浑身不适,我在这里看向大烟筒的位置,环顾四周,当即以“观神术”查看,眼前所见到的一幕,还真就把惊呆了。

我心想,这殡仪馆是怎么了,告别厅不告别,到处都是阴魂,无论老死的,惨死的,横死的,各式各样的阴魂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上百个,他们徘徊殡仪馆,难以离去。

看到这一副场景,我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怀疑这里风水出了问题,毕竟,火葬场是活人遗体的最后一站,往往殡仪馆附近或者馆内,都会供奉土地爷,只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罢了。

可让如此多的阴魂聚在这里,时间久了,可是要出大问题的,现在无非闹些邪祟,吓唬吓唬普通人,可火葬场天天都有炼人的,到这儿的阴魂出不去,憋久了就会成一团怨气。

刘馆长看出了我的神情凝重,在一旁也很担心,就问我看出了什么?

我摇摇头,深更半夜的,真告诉他这里到处都是阴魂,还不得把他活活吓死。

顺着殡仪馆的中轴线继续往里面走,越往深处去,越感觉到手心脚心囟门都有一股刺骨寒意,接着,我仰头一看,大烟筒的位置有些古怪,按道理,阴极盛阳,殡仪馆本是极阴之地,最后的阳气就是指的烟筒。

在这儿经过炼人炉的阴魂,最终都是顺着烟道,离开人世间。

我围着烟筒附近检查了一番,捏了一些湿润的泥土,放在鼻子尖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儿,看到这里,我说:“馆长,这烟筒附近的硫磺是谁撒的?而且,三个月之内,我们走的这条小路,是不是重新修过?”

刘馆长说:“三个月之前下了一场大雨,把这条小路冲毁了,底下竟然有一个蛇洞,小路到处都爬满了毒蛇,为了避免伤人,我们就把毒蛇赶走,撒了一些硫磺,重新把小路铺好。”

一听他果然是因为动土,我回头一看,烟筒正处在东北角,在中国传统数术中,东北方也就是八卦的艮方为外鬼门,死去的阴魂皆由此离开,偏偏被硫磺困在这里无法离开,久而久之,才导致这些奇怪的事情发生。

当下我心里也产生一丝狐疑,又问刘馆长:“原先这条小路重修之前,形状也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