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粮道?(2/4)

就连长岭山上的防御体系,即使洪承畴这个打了姥姥仗的蓟辽总督,也是叹为观止,更别说余下各官诸将。

而且,短短数年,便操起一支数万人马的强悍大军,张诚又是如何做到?

这一点在众人心中,也始终是一个谜团!

无论怎么看,张诚所思所想所做都与他的年龄、身世所不符,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愚昧想法,也就只有天上星辰转世,才能合理解释这一切。

洪承畴、邱民仰虽然不相信什么天上星宿转世,这种十分晃拗的想法,但却也不好公开质疑,毕竟他们也没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辽东巡抚邱民仰选择了相信张诚之言,他开口说道:“宣大兵马精强,各将阵前奋勇,才有如此战绩。大同王总兵心系全军,愿亲自率军护卫河口囤粮,确为难得可贵。”

洪承畴也点头表示赞同,然却不愿当着张明远的面议论军机,他温言抚慰张明远一番,便吩咐中军安置歇息,待明日天亮后,再返回黄土岭复命。

待张明远退出后,李嵩首先开言:“督臣,抚台,小凌河东岸有豪格部虏骑万余,而我等对面亦有多尔衮部虏骑两万余,再加蒙古北虏万余。

尚有虏骑三万余人马,不知所踪,确为可虑啊!”

谢四新接口道:“前时,宣府哨骑不是探知,锦西女儿河畔的白庙堡周边,驻有虏骑数万?”

“你是说……余下虏骑皆在锦西女儿河南岸!”

李嵩闻言也想起此事,忙在心中思虑起来,片刻后,又道:“如何断定,我等对面的虏骑,不是来自白庙堡之奴贼?”

谢四新起身亲自给几人分别斟过了茶水,回到自己座位后,才道:“奴贼满八旗尽出,也就六万上下,而奴酋洪太身侧护卫亲军,至少几千。

今可以确定的是,我等对面虏骑又有近两万之数,而黄土岭对岸亦有奴贼万余,如此可以确知的,便足足超过三万虏骑,已经占了满八旗全军半数。”

邱民仰接话道:“如此说,白庙堡还有半数虏骑?”

李嵩笑了笑,他看着谢四新开口说道:“我方粮道要地,当以杏山、塔山为重。那里现已有左光先、刘肇基两位总兵坐镇彼处,若奴贼图谋在彼,其聚兵三万,就不为过了!”

谢四新却有些疑虑,只听他说道:“小凌河口临近宣大军驻地,其一路南下,路程不远,更无险阻,便于救援。况奴贼万余,即使都渡河来攻,也需时间,如此我军就可调兵往援。”

众人听后,都觉他所言在理,纷纷点头。

谢四新又接着说道:“可杏、塔粮道,虽有左、刘两镇兵马驻守,然他们麾下本就兵少力弱,且原有之守兵,虽人马不少,却也更不堪用,就连守城都十分艰难。

若我是奴酋洪太,也必定图谋杏、塔粮道,虽需更多兵马,距离又远,但若事成,则其利有二!”

邱民仰似乎颇感兴趣,他抬手示意道:“愿闻其详。”

谢四新先是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道:“奴贼聚重兵,不只是图谋我杏、塔粮道,恐怕其还有断我退路,乱我军心之意。”

“啊!”

辽东巡抚邱民仰闻言大惊,若确如谢四新所言,真叫奴贼攻破杏山、塔山防线,则军粮转运困难,单凭海路难以支撑庞大用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