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并案(2/2)

漕运衙门全称乃是漕运总督衙门,掌管运河等黄金水道的漕运诸事。

永安城的漕运衙门,在码头附近,毗邻秀水街。

宁兰君和李长庚带着十几个青衣使,去了漕运衙门所在地。

天火之案后,听雨楼在民间或许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在朝堂,就不仅仅是人人闻风丧胆那么简单了。

先不说沈长青,那个所有人眼中的大魔头。

这不,又出了个小魔头,简直青出于蓝。

断案神乎其神不说,手段也霸道,敢在堂堂的首辅府邸杀人,这是何等气魄。

杀完了,还屁事没有,没点智慧和手腕,行得通吗?

更气人的是,和沈长卿不同。沈长卿在民间,至多是个高高在上的天才人物。

可这位小魔头,一句诗惊天下,名声响的很。

教坊司里那首讽刺的诗,更是让所有人记住了听雨楼内这小小青衣使,不同寻常的作风。

漕运衙门的人,见到了这位青衣使,简直比亲爹还亲。

漕运使是个不到四十岁的男人,亲自在漕运衙门大厅接待了宁兰君一行人。

漕运使说,六起沉船案,船上船夫当场获救的人很多,死亡失踪的只有六人。

由于很多人都是长期的船夫,继续随船前往其他州府县,但他可以保证,每一艘船的幸存者,都有几位等候听雨楼的审问。

宁兰君一行人在衙门大厅里,喝着茶,等了一个时辰左右,二十多人幸存者已经被找来。

大院里,那些普通的船夫,随船捕快,一个个交头接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沉船案,他们能说的都说了,为什么还会接二连三找他们。

每天那么忙,多少人要养家糊口呢。

很多船夫心里骂骂咧咧的,一脸不善。

宁兰君走向一个络腮胡,年龄挺大的船夫:“老丈,我是听雨楼的人,有几件事要问问你。”

那船夫看了一眼挺面善的年轻小伙子,心里有了底气,对听雨楼害怕的都是那些官员,所有衙门里,最不欺压老百姓的自然是听雨楼。

“你问,该说的我都说。”

“可否想详细说下,沉船的整个过程。”

那船夫想了一会,组织了一下语言:“那天晚上,大概是酉时三刻,天气不好,看不见星星月亮。那艘船从梁州而来,离永安城的码头,也就一刻钟的工夫。

运河上船不多,风声也不是太大,船上的人都睡了。

没多大一会儿,劲风大作,电闪雷鸣。

所有人都吓坏了,突然就下了很大的雨。

狂风吹的船只摇摇晃晃,船上的人赶紧想办法稳住船只。

可是没用,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风。

船翻了,所有人掉入水中,很多人水性好,还能挣扎几下。

后来,风不停,雨越下越大,很多人呛水晕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已经获救上岸了。”

宁兰君听完了船夫叙述,本身逻辑没什么问题。

唯一有问题的是,不是夏天,怎么可能大雨说下就下。

那风那雨太诡异了?

妖怪?

宁兰君越来越觉得背后的妖人实力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