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嘉禾祥瑞】(2/5)

这货故意没有换衣服,裤腿上还带着泥水,他知道皇帝喜欢此类形象。

赵瀚指着漆盒说:“有一株嘉禾,你拿去育种,随便怎么摆弄都行,种不出来名堂也不怪你。”

“遵旨!”陈希颂小心捧走盒子。

赵瀚问道:“新作物推种如何?”

陈希颂说道:“陛下,番薯和玉米,已经遍布南方各省。特别是山地丘陵,家家皆种之。农事所发现,每年都种玉米,会让土地肥力下降。套种豆子,却无此虑。因此,若有用中田而种玉米者,最好是玉米与豆子套种。玉米抽穗结实之后,已不需太多水肥,此时又可套种番薯。则一块土地,同时种植玉米、番薯、豆子,产量倍增,还不会损伤土地的肥力。”

“此法甚好。”赵瀚赞许道。

陈希颂说道:“已在各省推行,农民甚为欢喜。因此虽连年灾害,粮食却一直都够,即便青黄不接之时,米价也没有再超过每斤11文钱。个别地区丰收时,米价甚至每斤只两文。”

“两文?”

赵瀚眉头紧皱,当即对李香君说:“这事儿还忘了,立即着令内阁,传诸地方各县。大同银行的钱粮兑换,每年酌情制定最低价。就算是丰收年月,也不准每斤两文钱。否则的话,一旦取消本色征收,今后田税只收银钱,农民必然损失惨重。还有,每个县的粮食最低价,每年都要上报朝廷。廉政巡视员,会抽取几个县,查验是否胡乱定价。”

历朝历代,都有过两文钱一斤米的时候。

但现在不一样,由于银铜大量流入,每年都在铸造银元和铜钱。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有了通货膨胀的征兆,两文钱的米价实在是太低了。

赵瀚吩咐之后,又说道:“你继续。”

陈希颂说:“至于贫瘠的山地,如今放眼皆是玉米和番薯,无数山民赖此两物为生计。去年广西的玉米产量,甚至已经远远超过麦子、高粱等谷物,成为仅次于稻米的第二大作物。”

玉米的高产是肯定的,而且优点还有不挑地。

说古代玉米没那么厉害,产量其实很小,这种说法纯属扯淡,因为农民在用肚子投票。就拿广西来说,清初之时,玉米只种给小孩吃着玩。可过了二三十年,漫山遍野全是玉米,农民自发进行普遍种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