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商人的需求】(2/4)

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崇祯初年。

刚继位不久的崇祯,面临着陕西大旱。也是那时候继位的沙贾汗,则面临着莫卧儿大旱。大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几乎同时出现大面积严重旱灾——小冰河期气候异常,真的谁都不能幸免,当时的日本和朝鲜也闹饥荒。

莫卧儿帝国连年灾荒,人相食,许多村落集体灭绝。

内忧还伴随着外患,刚刚登基的沙贾汗,拿到了跟崇祯一样的剧本。帝国西部出现叛军,德干高原的苏丹国也在闹事,更西边还要跟波斯帝国打仗。

于是,繁荣的胡格利港被盯上,葡萄牙这头肥猪可以开宰了。

师出当然必须有名,沙贾汗也给葡萄牙人安了罪名:贩奴和传教!

事实上,莫卧儿帝国自己就贩奴,并且早就同意了葡萄牙传教,葡萄牙这次是真的被无端扣帽子。

一万大军、四百艘战舰、大量战象和火炮,浩浩荡荡杀向胡格利港。而城内的葡萄牙人,只有不到三百士兵,以及1500多平民和传教士。

这么悬殊的兵力,莫卧儿大军依旧无法攻破城墙,一直围到葡萄牙人弹尽粮绝。

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取得了“辉煌胜利”,但似乎并不怎么高兴。仅仅过去一年,莫卧儿就主动向葡萄牙示好,不但释放全部俘虏,还特批大量土地给葡萄牙人重建社区,甚至给予葡萄牙人17项商业和宗教特权。

为啥这样?

因为赶走了葡萄牙人,粮食一粒没抢到,战利品还不够负担战争开支。而且国内的货物,无法从孟加拉湾运走,不但失去了葡萄牙人缴纳的商税,还导致国内大量手工业者失业。一场大胜,打得莫卧儿经济雪上加霜。

把葡萄牙人请回来三年,胡格利港恢复太慢,沙贾汗非常恼火,再次把葡萄牙人赶走,把相关土地全部承包给荷兰人。

荷兰人经营港口二十年,如今终于再度繁荣。

但荷兰人太过嚣张跋扈,沙贾汗觉得英国人不错,于是同意英国在胡格利建立贸易点。

棉布纺织,是莫卧儿帝国最重要的行业,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