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征讨罗刹鬼】(2/3)

这货不仅出兵二十,还让长子哈萨尔随军。

哈萨尔年仅十七岁,是一个矮壮少年,身上穿着皮甲,配着腰刀和弓箭。他麾下的二十个骑兵,装备就更简陋,乍一看就像普通牧民。

没办法,小部落而已。

之前帮着满清打仗,部落青壮还损失惨重。又频遭雪灾,还受科尔沁部欺负,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虽然很多族人死于大同军手中,但哈萨尔却没有怨恨。他羡慕的看着大同骑兵装备,趴在王辅臣面前跪着,激动道:“愿为将军效劳,将军说杀谁,我就去割谁的脑袋!”

“快快请起,”王辅臣拍着对方的肩膀,赞许道,“雄壮有力,一看就是少年英雄。说不定此次出征,立功之后可以去南京见皇帝陛下。”

这话把哈萨尔说得眉开眼笑,挠头看向军中翻译,又看向王辅臣,咧嘴傻乐不说话。

多么憨厚的蒙古少年!

前提是,要把他们彻底打服。否则的话,眼前的憨厚笑容,就会变成屠杀汉民时的凶残狞笑。

在向导的带领下,王辅臣修整两日,便率领部队继续北上。

沿着秃河一路进发,来到松花江的支流,不多日便是撒叉河卫(肇源西部)。

这里是满清镇国公布木巴的地盘,由于距离较远,好几年前就脱离满清。他手下的蒙古兵,被大同军杀了近千,反正不愿再陪八旗军送死了。

布木巴已经年老体衰,恭恭敬敬迎接大同骑兵。

一番交涉之下,布木巴也提供了牲畜做军粮。但距离辽长城较远,不愿收军票,只肯收银子。另外,他还提供了二十多条小船,王辅臣终于也有运粮船了。

这老东西有些拎不清,啥都要收银子,而且一个骑兵都不派出助战。

王辅臣悄悄记在心里,带着部队继续往东走。

抵达弗提卫(富锦)时,已进入多雨季节。松花江两岸泥泞遍地,到处都是沼泽地带,根本不可能继续行军,不过已经接近前来求援的虎尔哈部地盘。

这就是北大荒,黑龙江和吉林,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平时看起来没啥,一到雨季就变沼泽。只有使用工业化机械,才能短期内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当然,使用传统农业技术也能改造,但耗时长久,得好几代人持续努力才行。

松花江下游一带的土著,都被称为东海女真。此处的虎尔哈部,明朝时叫乌稽鞑子,满清细分为窝集部,朝鲜称他们为兀狄哈,都是一个名字的不同谐音。

一直到农历八月底,阴雨天气才减少,泥泞沼泽渐渐可以通行。

两个月的停留,军粮消耗不少。

此战的敌人,不是什么哥萨克,而是糟糕的后勤补给。哥萨克就没这种烦恼,粮食没了可以吃人,遍地的土著随便抓捕。

来到虎尔哈部的寨子附近,酋长接到消息前来迎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