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2)

武松一走两个多月,走时还是寒冬天气,回来却已是春回大地了。

这日,可艾正在切菜,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门。

“娘子,武松回来了。”

可艾洗手开门叫他进来,大门也不关了,就叫他坐下说话。她问了些何时回来的、路上是否顺利的话等话。

武松一一答了,说他回来先去衙门交了差,又去看过了哥哥武大。

说道武大,武松颇为感叹:“我们兄弟自小受苦,没有爹娘。哥哥为人老实厚道,武松本以为,哥哥有了嫂嫂,家也有了个家的样子,没成想,我这一走,家里竟起了这样的变故。倒叫娘子跟着费心了。”

“无需客气。”可艾笑了笑,看样子武大是怕武松惹上麻烦事也没有什么都跟武松全说,否则以武松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性格,现在就不会是这个语气了。

武松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说道:“此次去东京,特意为娘子买了一支发钗,武松也不会选,望娘子不要嫌弃。”

还以为武松是个一本正经不解风情的钢铁直男,原来也是心细还会体贴人的,出趟门还知道给她带礼物呢。

可艾欢喜的接过来一瞧,是支黄金打造的兰花形状的发钗,做工精巧,一瞧就不是本地小店的手艺。她抬手将发钗插在头上,笑着问道:“好看吗?”

“好看!”武松点头,他见可艾一向打扮素净,惯常以与衣服颜色相配的发带束发,最多是在发间点缀几颗珠子,如今戴上这钗,果然增色不少。

可艾又问他吃过饭没有,听他说还饿着,便叫他等着,自己回了厨房,将手洗净,从蒸笼里捡了几个酱香肉馒头,装了端出去。

这里的人做面食,管有馅儿的叫馒头,没馅儿的叫饼。所以可艾做的馒头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

武松是真饿了,一连吃下六个拳头大的包子才停下。这也不是他吃饱了,而是可艾拢共就蒸了六个,原本是给她和小山两人吃的,现在都叫他给吃了。

一会儿功夫,可艾又做了饭菜并酒水端出来一起吃了。因为她要去学堂给小山送饭,所以只得送客了。

临走,可艾将前些日子给武松做的新衣服新鞋拿出来,叫他拿回家去试,若有不合身之处,再拿来她改。

武松高高兴兴的接了,回去换上新衣服,心里如何美就不说了。

三年之后,两人成亲,婚后不久,武松便领兵出征,上了战场。

这期间,梁山聚义照样发生,梁山上少了一个行者武松,宋军里却多了一员英勇悍将。他南征北战,参与了平定辽国、方腊等战役,后负伤辞官,带着朝廷封赏的十万贯钱财回到老家清河县,开了一家镖局。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镖局这种专门为人保护财务和人身安全的机构该是在清朝才出现的。只是这里本就是架空世界,又受了可艾的影响,提早出现也不奇怪。而且镖局的出现不止方便了宋朝民众生活出行安全,还让一些靠武力讨生活的好汉多了条活路。

至于武大郎,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觉得女人还是丑一些的好,后来又娶了一个**丈夫的寡妇,那妇人长得其貌不扬的,为人老实本分,和武大郎倒是一对儿。

俗话说得好,什么锅配什么盖儿,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他们夫妻两人一个负责镖局的采买,一个在厨房帮厨,生活也算安稳。

可艾原以为小山会读书科举,只是他读了几年,便弃文从武,仗着学了几年功夫便闹着要去走镖。

可艾想着,不管他将来要选择过怎样的生活,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见识一些不同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总是不会错的,于是便依了他。哪知,他竟一直坚持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