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左良玉的悔恨(1/3)

左良玉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最初在辽东与女真人作战,受到侯恂的提拔,把侯恂视作恩人,这次崇祯派侯恂去湖广传旨,督促左良玉进军,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这层关系。但左良玉之所以能发兵,倾巢出动,入河南剿灭闯营,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在明末,左良玉的标签就是骄横跋扈、拥兵自重。明史中对他的评价是虽然是骁勇之才,频歼巨寇。但拥兵自重,骄亢自恣,养寇贻忧。现代史学家认为左良玉在明末实际上已经蜕化成一名地方军阀,而非忠于明朝将领,区别就是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已经不同。他不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想着自己个人和军阀集团的利益。所以他故意害死杨嗣昌,却又能勇猛的击败张献忠。现在他大举来攻闯营,也是因为闯营快速成长,不断壮大,让他感受到了威胁,毕竟河南、湖广交界,必须通过武力遏制住闯营势力的扩张。

这与近代史学家说法一致,即‘’勇于虐民,怯于大战”,说他心目中既没朝廷,也没百姓,是真正的豺狼之将。

此刻借着夜色掩护,左良玉目不转睛的看着对面闯营的营垒。他身材高大,面色红黑,一双狭长的眼睛看起来十分冷峻,整个面孔给人一种威严冷酷的感觉。其实此刻他心里翻腾的十分厉害,他两年前就知道闯营在河南发展,但那时他想借流寇壮大的机会,搞死杨嗣昌,所以对河南的流寇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可他怎么也想不到,闯营的发展会这么快,区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由几千人壮大到几十万人,连克洛阳、开封等名城。虽然期间李自成受伤昏迷,但闯营在一名叫范青的年轻人带领下,依然保持壮大的势头。

他有时对情报半信半疑,他现在四十多岁的年纪,虽然不识字,但凭借半生戎马生涯,在刀尖上打滚的经历,才有现在的地位和能力,而范青有什么本事,才征战几年,就所向无敌了?

直到闯营攻克开封,又在河南到处掠地,且设官理民,建设根据地之后,左良玉才真正感到事态严重了。流寇不怕流动,就怕他们不流动,而打算变成固定的势力。

所以出于剪除未来威胁的考虑,左良玉才决定出兵,既不是因为忠于崇祯,也不是给侯恂这个老朋友面子,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自从进入河南之后,左良玉看到了闯营对河南乡镇城市的建设,百姓安定,市镇繁荣,河南变化如此之大,让他感到心惊,决定必须迅速除掉这个敌人。

朱仙镇的遭遇战更是让他对闯营将士刮目相看,他是了解自己属下将士的,知道己方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没夺下朱仙镇,可见敌人的实力也很强劲,同左营将士一样的训练有素。而在以前,他一直把闯营当成流寇看待的。

直到昨天,他虽然在地势上处于劣势,但还保留一定的信心,认为胜负在五五之间,即便败了,自己也能有办法全身而退。

可今天早上,河流断水之后,左良玉通过自己的战争经验,迅速知道了闯营的意图,这一刻他开始有些害怕起来,也郑重的审视起对手。这个自己没见过面,比自己小了二十岁的范青,不但善于作战,而且智谋也很过人,是一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人才。他平生在战争方面很少佩服别人,现在他隐隐有点佩服这个年轻的对手了。现在,官军的处境更加糟糕了,胜负已经在三七之间了。

暮色中,只见对面闯营的营地十分严整,壕沟,鹿角,拒马,以及营地内的各种设施,还有隐约可见士兵,证明布置营地的将领也是一名老手。

“对面闯营的将领是谁?打探清楚了么?”左良玉问道。

“回禀父亲,是开封降将陈永福。”回话的是一名铠甲鲜明,面容俊朗的年轻将领,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现在掌管左营的中军。这些年,左良玉着意培养儿子,让他将来能接替左营权力,从这点看来,他已经把左营当成自己的私军了。

左良玉哦了一声,他当然是知道陈永福的,是年纪和他差不多的老将,原来是镇守开封的总兵,并不算出名。可左良玉却知道,在大明朝,出名的将领不一定厉害,默默无闻的将领也不一定无能。只因为大明朝吏治腐败,许多有能力的将领因为不会钻营,不会溜须拍马,巴结上司,便没有升迁的机会,陈永福就是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