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畅游金陵(2)四千字章节(3/3)

“哦,那你多吃点菜。”

何凡也没勉强,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酒精过敏,但对方都这么说了,就没必要再劝酒了。

吃完了菜,等何凡结账的时候,听到服务员说这顿饭总共花了十一万,导游顿时就拍了拍受惊的小心脏。

这一年工资就这样吃没了,还真是奢侈,看来雇主真是个顶级富二代了,导游顿时跟何凡说话都显得有些卑谦了。

稍作休息,等中午最毒辣的太阳过去了,何凡几人便奔向了下一个景区牛首山。

牛首山,位于金陵市市闵江区,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

牛首山属于宁镇丘陵西段南支,山高248米,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

牛首山,是华夏佛教名山,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

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

牛首山,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在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

牛首山有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

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

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宫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

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

其中汇集了全国宗教界、艺术界、建筑界的专家团队,旨在实现“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的宏伟目标。

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米,涵盖了地上三层。

整个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

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及中间的如莲剧场三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佛祖一生的行迹。

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

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

中心位置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

剧场的南北两侧是两个禅境花园,南侧是象征佛陀出生的禅境花园,整体造型像一朵莲花,中间是一棵生生不息的无忧树。北侧是表现佛陀成道的禅境花园,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

佛顶前苑,牛首山2018年全新景点,以10万方自然山水和小品景观展现了牛首山深邃的多元文化。佛顶前苑作为通向佛顶寺、佛顶宫的重要通道。

设置了天阙揽胜文化景墙、集贤桥、十牛图塑石假山、心铭墙、法融广场、心莲广场、停心湖、趣牛园以及晚红小径等15处观景节点。整体通过三个层次的景致——前景“蜓戏红莲水映天”,中景“雾起白虹飘玉带”,远景“寺宇山色有无中”构成一幅静谧秀丽的山林水墨画卷,尽显牛首山“隐秀”的环境气质。

吟龙湖原名八亩塘。在民间,吟龙湖还是自然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上起雾,就预示着要下雨。

吟龙湖的周围修建了一条环湖路,游客可以在这条路上环湖步行。广场周围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交替生长、四季常青。

而牛头禅文化园核心景点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金陵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米,须弥座高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金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