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页(1/2)

一片沉寂。

又要征收徭役了啊。

周大郎和两个弟弟面面相觑,随后慢吞吞的往家走。

他们家没有那么多钱,一直以来都是出人力的,只是每次徭役过后,去的人都要去掉半条命,回来要缓好一阵子。

这已经算可以的了,毕竟好手好脚的回来了。

有去无回的情况并不罕见。

他们家是轮换的,上一次是三弟去了,那么现在就到他了。

回到去,家里的女人们同样愁眉不展,小孩子也不敢调皮了,一个五六岁的男娃娃抱住他的大腿:“爹,怎么了。”

周大郎拍了拍儿子的脑袋:“爹要外出做工了。”

男娃娃:“什么时候回来啊。”

“具体我也不知道,要听上面的指令。”

他娘进了厨房,给他敲了一个鸡蛋,“大郎,你把这个吃了,你明天再给你煮一个,再给你带两个走。”

想要熬过来,一个好的身体必不可少。

周大郎一口吞了后才反应过来,舔着嘴巴回味着鸡蛋的味道,刚刚吃太快了,没有好好品尝。

“娘,我知道,我又不是没去过。”

一说起这个,气氛更沉重了。

他那次去脚都摔断了,家里花了不少钱才治好。

周大郎捏了捏自己的手臂,“你们别担心,跟上次不一样了,你看看我现在有多壮,不会出什么事的,过了我就回来了。”

他说的容易,只是他的妻子没办法像他这么乐观,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

“我去给庙里烧香,你在哪里也要小心,想想我们。”

周大郎沉沉的应了。

就在他的忐忑中,跟村里人集合,出发。

结果地点比他想象的近。

要修的是从府城到江正县的路,他们这一波人负责的是其中一段。

就在原本的路上开始修,看到这样,周大郎松了一口气。

这可太好了。

不是什么危险的险峻地段,也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他们先把原本路上的路况整理一遍,然后在一边竖起木板定型,然后浇上他没有见过的水泥,再用圆木把路面滚平整,再加上防滑线,等它干燥就可以了。

修路是个重活吗?

是。

但是比起以往的徭役轻松吗?

是。

周大郎因为体格强壮,被分去挑运送沙子。

要花费不少力气,但是这里吃的比他想象的好,不是那种粥里掺了沙子的,而是浓稠的杂粮粥,还有一个杂粮饼,还可以免费领一碗汤。

那汤里隐约可见一些油花,要是运气好的,还能分到一些碎肉块,这居然给他们喝肉汤!

让人恍惚间以为他们不是来做徭役,而是在给大方的主家做零工。

同村的一个少年傍晚那顿就是好运的,他慢慢的把那晚肉汤喝下,十分满足,在大通铺上瘫坐着:“周大,你说这徭役要到什么时候结束,我在这里比我在家里都吃的更饱。”

他家里比周大郎家要困难,而且也是第一次来参加徭役。

周大郎听了就笑,他的眼里有着微光:“你看这路,修好了估计就结束了吧。”

少年:“嘿!这路可真是神奇啊!”

周大郎和少年都在干了后的路面走过,在他们刚定型的时候,软趴趴的,跟烂泥一样的,一踩一个坑,但是干了之后就不一样了,真的变成了石头,怎么踩都没变化。

“水泥真是好东西,皇上英明,咱们知府大人也厉害,这东西就是他拿出来献给皇上的,以后这条路肯定很好走,路周边的村子享福了。”

少年脸上有些不甘:“只可惜我们村子不在这条路附近,不然以后这条路通了,在边上摆个茶水摊也能挣钱。”

周大郎也叹了一声:“是啊,可惜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继续修路,如果是我们周边的,我们可以帮忙的。”

少年频频点头:“如果修到我们那,我不要钱、不要饭,也过去帮忙!”

周大郎:“如果用这样的东西建房子,肯定也很结实吧,冬天积雪再厚也不用担心压塌,能躲避寒风,再也不怕下雨漏水了。”

旁边一个人再也忍不住搭话了:“可不是,这可真是个好东西,我家的房子就漏雨,要是有那么一点抹上去,肯定不会漏了,不过水泥肯定很贵,没有卖的。”

“我也觉得很贵,皇上都说这是好东西,能不贵吗?”

“我听说,城里那些老爷都没有地方买,买不到,结果知府大人愿意拿出来给我们修路,真好啊。”

“咱们水原府幸运啊。”

一时之间,这里全是吹捧的彩虹屁,怕有些下面的人阳奉阴违给她搞事,跑来突击检查的苏荞初听到了这些,苏良初也听到了,他嘴巴咧的老大。

就该这样,付出了什么,不说要百姓们做什么,他们知道,有一颗感谢的心,那就让人很欣慰了。

苏荞初接下来去了户房,这里的人手大部分是学子,要么是秀才,要么是童生,有钱发,还能在知府大人面前露个脸,这些学子们知道招收人手的时候,踊跃报名。

苏荞初去看了一眼,这个点了这里还点着蜡烛,有几个人在核对账簿。

苏荞初进去的时候,他们吓了一跳,有人认了出来:“知府大人……”

“不用声张,我来看看,你们继续忙你们的。”

苏荞初拿起一些本子,翻看起来。

有个机灵,把这段时间的用量登记表拿了过来:“知府大人,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用掉的水泥,这是我们修好的公里数,这本是我们的支出汇总。”

苏荞初翻了翻,看着跟她预估的差不多,点点头:“辛苦你们了,好好干。”

“是!”

得了她的一句辛苦,一个个的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苏荞初没有多待,顺着这条路继续往下。

第二天,周大郎的妻子带着食物前来探望,她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丈夫,结果来到之后,她看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丈夫,脸色隐约间还比他在家的时候要好。

她:???

这是怎么回事儿?

“娘子!你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