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26)(3/5)

不是他对年龄有偏见,只是比起那些年轻的孩子,年龄大的人学习能力普遍会相对弱一些。

“你今年高考成绩如何?”

毕竟小班的人数有限,自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分数,才能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

袁建国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地答道:“490分,福北省文科第一名!”

随着他说出的这句话,袁建国的脑海里看到了自己的那棵技能树亮起了金色的光亮……

【叮~

恭喜被拯救者,成功点亮技能树分支“师从泰斗”。

未来使用此项技能,将会获得额外爱国积分奖励!】

——

袁建国跟着陆必清去了利川下属的一个乡,继续研究着新型的杂交水稻。

临走时,他信誓旦旦地向袁奕保证道,自己一定会是陆必清收的第一个学生!

在村子里呆了没两天,袁奕也跟着陈冬梅踏上了去海青省的火车。

本就是轻微的崴伤,一个月的时间足够陈冬梅修养恢复了。

只是为了继续装下去,不暴露自己装病的事,她没有取下腿上的石膏,结果下楼的时候,一个没踩稳反而把腿给扭了……

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经过三十六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了海青省的合共县。

刚下车,陈冬梅就被送到了医院。

这次,她的腿伤真的很重……

还好她只是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的施工和策划都由工程师秦奋负责。

秦奋跟着陈冬梅历练了十余年,算是她众多的学生之一,三十多岁就肩负起了项目总工程师的担子,算是年轻有为。

路上,袁奕从陈冬梅口中听说了秦奋不少的事迹。

据说他当年参加高考时也是省里的状元;据说在大学念书时,他就指出了老师在实验中的一次错误,并且还给出了正确的思路;据说他设计的河堤、水坝从未出现过任何意外;据说……他不仅多年未娶,而且脾气古怪,似乎对女人有偏见。

“他整天跟石子沙土打交道,犟得很,你别搭理他就行,”陈冬梅一边说,一边揉着自己酸疼的大腿,“你这几天就跟着其他工程师多学多看,等我修养修养就回去了。”

说是让袁奕来给自己当助手的,可要了解工程光是看图纸算数据可不行。

不跟着工人们嚼几天沙子、咽几次土是弄不明白的。

况且,陈冬梅不过是她的引路人,带她进了这扇门,大家就都是能教她知识的老师。

袁奕点点头,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您放心,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帮着陈冬梅办理好住院手续后,袁奕就被送到了位于合共县和德贵县交界处的飞龙峡。

飞龙峡入口的海拔有2460米,出口的海拔有2222米,河道天然的落差有近240米[1],这样强劲的水能是大自然最好的恩赐。

在这里修建水库,不仅能够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周围的城市,还能防洪蓄水,对养殖种植也有极大的影响。

前期的勘测阶段已经完成,为了水库修建时不受影响,现在工人们开始挖建沟渠更改河水的流向。

冬季还未过去,凰河上游的冰还未完全融化,是动工最好的时机。

袁奕由下而上地仰望着飞龙峡,扑面而来的冷风裹挟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钢铁碰撞时发出的响声,是工人们谱写出的别样的演奏曲。

“袁奕是吗?”

一个灰头土脸地男人走了过来,接过了袁奕肩上的包,“我是陈**的学生,也是飞龙峡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刘清平,你可以叫我刘叔,也可以跟工友们一样叫我刘工。”

刘清平干工程也有十几年了,年龄跟老爹差不多大。只是常年风吹日晒、雨打风吹的,乌青的发间已经有了些许斑白,黢黑的脸庞也有许多的皱纹。

他身上那套灰色的工装不知穿了多久,肩膀和袖子被磨出了好几个窟窿,胸前的扣子还少了一颗。

“刘工好。”袁奕礼貌地鞠了一躬。

既然是在工地,自然是要用工地上的称呼。

刘清平赞许地点点头,随后带着袁奕走到工地旁边临时搭建的木板房。

因为要动土施工,住的场所要跟着施工的地方移动,所以临时搭建的房子十分简陋,只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保暖避寒?怕是在做梦。

房间里放了一张手工做的小木桌,做工粗糙,还能看到露出来的那一截钉子。

板凳、床还有一只小柜子都是手工做的,只有桌子上的茶杯、饭碗是买来的,不过看破旧的程度……估计在她来之前也用了好几个月了。

照顾到袁奕是女生,刘清平还放了一把木梳,不过看看那大小不同的间距,多半也是他或者是其他人手工做的。

挖水库嘛,毕竟是个耗时耗钱的长期项目,自然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更何况这还是从国库出资,自然是能省就省。

能吃得了工程的苦的都是清一色的老爷们,看到工地里来了个白白净净的小孩,还是个丫头,工人们纷纷扭头看。

“这就是陈**的孙女?年龄太小了吧?”

“可不嘛,听说还是个状元哩。”

“这么小年纪就来工地吃苦,陈**还真是舍得啊。”

“估计就是来玩两天,娃嘛,都贪玩。”

“是啊,**丫头片子能干什么?过不了几天就得走了。”

还没感受到工地的辛苦,袁奕就先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瞧他们那异样的眼神,似乎都不相信自己来这儿是为了历练和学习。

不过再看看自己和他们差了不止十个度的肤色,也理解他们这样的想法。

“看过咱们这个工程的草图了吧?”

刘清平倒了一杯水,看了看杯里发黄的颜色,随手将水泼在了地上又重新倒了一杯。

袁奕点点头,“看过了,不知道我能帮上什么忙?”

刘清平把杯子递给她,同时又从兜里掏出了几张叠成四方形的纸,说:“这两天你先熟悉熟悉环境,再把这上面的数据算一算核对一下,过段时间再给你安排新的活儿。”

纸上是他抄录的一些式子,结合设计草图和上面的标识就能知道该怎么做。

袁奕接过了他手里的纸,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刘清平的字歪歪扭扭的,好几个数字看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