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9)(3/5)

所以听到“袁先生”三个字,大家的眼里顿时多出了几分尊敬。

“袁先生好!”众人异口同声。

走进教室,袁改明的目光还在寻找着他此行要见的人:听说她今年十八岁了,应该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袁奕收起桌子上的物理书和练习纸,起身时,对上了袁改明的眼神。

尽管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无形中她感知到了一丝熟悉与亲切。

或许,心里装着祖国的人之间会更加惺惺相惜吧。

袁改明年近六十,身体状况倒是不错,眉宇间能看出他与老爹的几分相似,精神奕奕的样貌丝毫看不出高龄的疲弱,若不是鬓角的斑白,说他是四五十的人都有人信。

在岗位上奋战多年,他依旧硬朗的身子骨应该还能再多奉献几年的光阴。

“你就是袁奕吧?建国的闺女?”袁改明看向她桌子上的那些书籍,语气更慈祥了几分。

袁奕点点头,礼貌地鞠了一躬回道:“爷爷好。”

祖孙俩第一次见面,为了能有个好的印象,一旁的杨远山也帮衬着说袁奕的好话:“袁奕这孩子可聪明哩,我们村的蓄水池,就是她和知青们一起弄的。”

顿了顿,杨远山紧接着又对袁奕说道:“奕丫头,袁先生这次来,就是专门来看咱们村的蓄水池。当初不是你设计的吗?来跟着给袁先生讲讲。”

前几日的村长大会,还是围绕着洪涝灾害的事儿。

这几年以来,各村受灾的次数越来越多,总要想出个解决的办法才是。

袁改明来参加会议是想听听基层人民的想法,顺道见见二十多年未见的儿子,没想到,就听到了远安村修建蓄水池的事。

“光说太片面,还是去各处的蓄水池看看吧,”袁改明建议道,“袁奕,可以跟我们一起吗?”

看着袁改明脸上和善的笑意,袁奕并不觉得他会是个反派人物,甚至驭水者的天赋还令她感知到了他身上耀眼的淡蓝色光芒。

蓝色代表水,与水打交道的年月越长,光芒越是灿烂。

看来袁改明这几十年一直在为国家的水利做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