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娶媳妇和种红薯(2/3)

秦师爷说:“现在蝗灾已经下去了,蚂蚱比较难捉。柴庄主担心会有人养殖蚂蚱来供应市场,所以就不再收购蚂蚱了。这些养殖的蚂蚱一旦管理不好逃出去,那就会酿成大祸。”

苏灿点点头:“有道理,只要有利润那就有人冒险。老秦拟制个府衙令发下去,所有收购蚂蚱的酒楼,蚂蚱的收购价格不得高于一文钱,凡是敢抬价收购的一律重罚。不过吃蚂蚱是个个灭害虫的好习惯,还是得保留,鼓励大家自己抓了自己吃,不要销售。”

秦师爷说:“好的,还是苏大人想的周到。还有月余就要收夏粮小麦了,大人又得检查各衙门部署麦收工作了。”

苏灿叹了口气,说:“不当官想当官,当了官才发现天天都是事情。一年一度的麦收,这可是大事,通知所有捕快去田间地头巡逻,防火防盗。”

秦师爷说:“今年虽然春旱但是后来还是下了几场好雨,蝗灾又除,丰收在望,我就这就去草拟政令。”

秦师爷说完要回书房草拟文书去,苏灿说:“秦师爷稍等,这次灭蝗,柴林功劳很大,听说那醉仙楼光拉去喂鸡的蝗虫都有上万斤,给朝廷上表又不能给柴林表功,从府库里拿一千两银子,算是给他的奖励吧。”

秦师爷说:“好,我下午就去办了。是该奖励一下。”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农药大规模应用,灭蝗虫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唐代姚崇就曾经因为灭蝗虫立下了大功劳,这次沧州发动上百万人灭蝗,保住了夏粮的丰收,可以说是天大的功劳。苏知府自然得给朝廷上表大书特书一翻,这功劳当然都是苏大人的,至于柴林身份特殊,连提都没提。

至于朝廷的奖励,柴林还真没在乎。

今天一大早,军营出过早操柴林就出了,来到东村规划的五十亩红薯地。老梁、还有几五十几个精干的庄丁都在等着呢。

昨晚上从红薯苗大棚,拔了有六万多棵红薯苗,一百棵一把整齐的放着。

老梁还有几点担心的,一来是选地,这五十亩红薯地全是沙土地,地力差,好在用了不少的马粪,老梁担心产量不行。第二点,老梁担心的这红薯苗,拔出来的红薯苗长了也就一拃多,而且没有根系。

柴林一看,还是很满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