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康造大船(2/3)

柴林想起来了,这是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桔槔,一般称之为水杆子,挑杆井,利用的是杠杆原理,大大减轻了提水的劳动强度,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明出来的。最适合水坑、水塘等不流动的地方提水用,提水浇地,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柴家庄虽然也有,但是不多。大名鼎鼎的塔吊就从桔槔发展来的,孟康竟然爱造这类东西。

桔槔可以说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浇水灌溉工具了,他比其他任何一种水车花费都要低,而且他不要求必须是流动水,柴林决定回去了大力推广一下,来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几条渔船做工倒是非常的精致,木板用料足,缝隙衔接的很紧密,一看就是正儿八经的木匠用心做的。造船不比其他,不是一般工匠能干的活,非造船大家不可督造。

院子里有十来个工匠在干活,看样子生意清淡的很。因为孟康是逃犯的身份,不敢去繁华的地方,只能躲在这偏僻的地方,生意不多。

一个工匠过来问柴林:“老板,要做船吗?”

柴林问:“十来丈的蜈蚣船能造不?”

工匠摇摇头:“咱这就是造此小船,最多三丈的。没造大船的材料。”

刘唐喊道:“康老板在吗?”

没一会儿里面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能有一米八五左右,年纪不大,三十多岁。浓眉大眼,但是偏偏生的皮肤白皙。身上只穿一件单衣,肌肉发达,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孔武有力。这就孟康,擅长制造大船的。

“刘唐兄弟,你怎么来了。”孟康迎上来说。

刘唐笑道说:“找你有要事,咱们去屋里说。”

孟康见刘唐身后两个汉子,我为首一人气度不凡,一看就是不是普通人。这两个汉子身穿劲装,腰间挂着宝刀。

孟康说:“好好,三位快请进,只是屋内狭窄。”

这是租赁的农家小院,泥墙草房,屋内光线不足,大白天的也不明朗。

孟康挺热情,为大家找来椅子坐下。

刘唐说:“孟康兄弟,你不是经常念叨柴大官人啊,今天我给你带来了。”

孟康看着柴林说:“沧州柴家庄,柴大官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