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一个计策(2/3)

柴林点点头:“先生说的不错,程知府知道我姓柴,跟我交往的时候十分小心。在东平府所开的工坊外人都不知道是柴家庄的产业,造纸坊取名东平纸坊。”

“这是自然,哥哥姓柴,程大人想利用哥哥取得政绩,又不想过多交往。我有一计,可把程大人拉到咱们这边来。”吴用说。

“噢,你想到了什么?”柴林问。

吴用嘿嘿一笑,柴林就知道这吴用又想出来什么毒计了。

“你说说。”

“听闻程大人有一女儿,年方二八,生的貌美如花。这个年龄的女孩儿该许配人家了,哥哥一表人才,家财万贯,岂不是正班配。如果你做了程万里的女婿,岂不是把他拉拢过来了?”吴用说。

柴林想了想,话糙理不糙,还真是这个道理。

“不妥不妥,我刚和扈家庄的扈三娘定亲了,家里还有个丫鬟。”柴林说。

吴用劝道:“这都不是事。那扈三娘做老大,程家女儿做老二就是了,至于丫鬟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偌大的工坊开在东平府,要是没点把柄,程大人还不想怎么拿捏你就怎么拿捏你。”

“有道理,等到了东平府再定吧,如果程大人的女儿不是太丑我就勉为其难了,如果太丑那就算了。”柴林说。

吴用道:“哥哥真是个实在人,看来我这次跟对人了,哈哈哈。”

一路无话,下午太阳西下就到达了造纸坊,这地方选的挺大占地五十亩,挨着路、挨着小港汊。距离东平港还有十几里地,距离东平城就更远了,怎么也有二十多里地。

眼前是一片芦苇草垛,堆了大概有几十堆,每一堆都有数千斤之多,因为考虑防火,堆积的很分散。

厂房还没建设好,只弄了个围墙围着。吴用看着眼前这一大堆芦苇,说:“哥哥,这是要编苇席卖吗?”

柴林笑道:“刘备发迹前就曾织席贩履,不过我收的这么多芦苇可不是织席子的,而是做纸的,更准确的说,是做生活用纸的。”

纸价相当的贵,作为中等收入的吴用很多时候都不舍得买,但是生活用纸不买还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