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每家的锅里有一只鸡(2/4)

“第三件事情就是,从今天起,我的改名叫柴林了。大家只要好好的按照庄上的策略和方法来,只要你稍微的努力一下,过年的时候,每家的锅里都有一只鸡。”柴林说。

“好的,庄主,我们去报名女工了,晚了就没了。”

人群一哄而散,有的去报名女工,有的去报名木工学徒。

至于柴进改名柴林了,大家反而不怎么关心,因为大家平日只叫庄主,又不直呼其名。

村里刚散会,柴刚过来汇报,说:“庄主,曾头市曾密来了,说有比大买卖想跟你谈,问你有没有时间。”

“噢,曾密在什么地方?他没说什么事情嘛?”柴林问道。

柴刚笑道:“没什么大事,无非是想卖几千头毛驴子给咱们,他爹前几年把母驴分发到几千家农户手里,现在农户手里养出来小毛驴了,现在山东道上也不景气,难以大量销售,所以先找咱们出手。”

柴林一听,这手段好啊,问:“你没问他们怎么操作的吗?怎么把毛驴发给农户的。”

“具体没问,喝酒的时候,听他简单的说了说,曾头市下属有四个村子。每户免费发了一头母驴,这驴农户可以用来耕地拉车,但是生下的小毛驴要连续上缴三头,缴完三头之后这母驴就归农户自己了。相当于农户用了四到五年的时候为曾家养驴,然后自己赚了一头驴,算得上是双赢的局面。”柴刚说。

柴林脑转的飞快,这种模式还是可行的,要知道养驴场的规模一旦到了几百上千头之后防疫是大问题,这年头没有疫苗,有句俗话叫做:“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驴场的规模是得限制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