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路线:直取北庭!(3/5)

朝廷与藩镇的关系,对大夏官员来说一点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太熟悉了,这是很多大一统王朝官员缺乏的“体验”。

这其中有很多经验、手段,都是可以琢磨琢磨再用起来的。

比如,唐宪宗时期,一度让天下各个藩镇都老实了,达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

老实的标志是什么?

一、两税三分,藩镇的赋税要解一部分至中央。鉴于草原穷困,交多少赋税可以再议,但一定要有,这是原则问题。

二、要派军队帮助朝廷打仗。比如防秋、防冬等全国性的对外军事行动,镇压叛军等等,踊跃出兵的藩镇,唐廷会给予物质奖励。

三、藩镇内部的官位,朝廷有时候会有任免,要能得到执行。

四、藩镇官员干得好的,可以入朝为官,保持上下流动。

五、朝廷有时候会分拆藩镇,比如淄青镇被一分为三。

六、其他还有诸如科举、刑狱之类的,都是小事了,重要性不如前面几个。

大夏朝廷与草原各部落的关系,如果能做到元和年间唐廷与藩镇之间的程度,那简直是古往今来开天辟地头一遭了,历史性的突破。

后世满清与草原的关系,其实也类似于唐廷与藩镇的关系,只不过他们是肃代时期,控制力更强。

“陛下此番西征,走北线耶?南线耶?”杨爚问道。

邵树德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本来朕想走南线,顺道看看河西诸州的。但会盟之后,左思右想,觉得权柄不能授予他人,还是得亲领诸部夷离堇,加强一下威望。杨卿觉得如何?”

“陛下方上尊号即位为汗,确实不应该将权柄让予他人。”杨爚说道:“河西诸州,班师时路过看看也无妨。”

“善!”邵树德高兴地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