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南京(3/5)

赵光逢讲了这么多,邵树德只顾着喝茶,良久之后才反问道:“为何不是升州?”

升州就是后世的南京。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南朝之时,世为都城。

陈国灭亡之后,隋文帝下令“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南京就此被毁。

当然,并不是杨坚针对谁,他就是那样一个人,邺城也被毁了,现在只是一个县,与当年盛况没法比。

建康被杨坚毁掉后,到处是“幽径”、“古丘”,如——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等。

除了毁坏城垣,化为农田外,还有行政区划上的打压。无论是隋还是唐,南京的地位都很低,一度跌落成县,且受江北的扬州管辖。

正如“若到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中所言,唐代的南京已经是一个县,与北齐曾经的首都邺城地位相彷。

所谓压制王气嘛,时人就信这个。

隋唐是关西朝廷,也害怕河北、江南再出现割据政权。

一直到前唐僖宗光启年间,徐州武宁军有四百武夫下江南,连续攻占苏州、常州、润州等大郡,出于招安的缘故,又重新分割出了升州给冯弘铎,下辖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南京的地位终于上升了一点。

但这地方,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别的什么,都不行。

冯弘铎投降后,杨行密曾经派人重修升州城墙,也只是数里城周,规模不大。当地百姓也很稀少,经历了徐州武夫、孙儒蔡贼两次祸害,人口锐减,杨吴的经营重心又始终在淮南,因此升州的发展极其缓慢。

此番大夏王师东进,升州又要经历战乱,免不了还得受一番摧残。

这地方真正得到发展,其实有赖于徐温。历史上他将杨行密子孙关在广陵,自己到升州建立霸府,令南京成为淮南政权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如此持续数十年,终于令其得到大发展,这才有了南唐时金陵的盛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