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各镇(3/4)

十几万淮军,比成德、沧景、易定三镇的衙军总数还要多,打成这个鸟样,让众人都感到些许不安。

要知道,杨行密集团还处于上升期呢。征战多年的老兵还在,将领也多是北人,有丰富的经验。这都不能赢,你还指望啥?

听闻他身体还不太好。若是死了,不管谁获得淮南、宣歙的大权,这个集团都是要走下坡路的,内耗会越来越大,效率会越来越低,战斗力越来越弱,之后怕是只能守守城,野战能力都要失去了。

淮军的存在,对北方各路反邵势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能牵制大量夏兵,不让其专力北向。杨行密的失败,毫无疑问,对河东、魏博、成德诸镇的士气有所打击。

好在他们还保住了底线,利用水师守御淮河,甚至还能欺负下寿、蕲、黄、鄂方向,但终究没了进取能力,威胁大减,也就那样了。

河北诸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啊!

「我说,此番河北战事结束,怕是就要有好戏看了吧?」张戒虚小声说道。

他代表清海军节度留后刘隐,对北方战事不是特别关注,但对洛阳可能发生的改朝换代十分重视,一直以来在努力收集这方面的消息。

清海军自是五管之中实力最强的,扩张的欲望十分强烈。如果邵树德行改朝换代之事,那么广州方面就要好好考虑,到底是继续遵奉唐室呢,还是向邵树德称臣,又或者干脆自立为王算了?

简而言之,唐帝在,他们不反。唐帝逊位,他们就要自谋打算了。

「你昏了头啦?」李曜轻骂一声,道:「战事谈谈没什么,别乱说话。」

张戒虚哈哈一笑,喝茶掩饰了过去。

姜知微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随口聊上几句。

各镇进奏官与本镇联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代表着藩镇意志的延伸。他看得出来,随着淮南战事的落幕,北方各路军阀压力陡增,这次若在魏博再吃个大亏,形势就愈发艰难了。

进奏官们平日里吃吃喝喝,嘻嘻哈哈,看似潇洒,但说到底你仍然是本藩镇的一员,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他估摸着,如果此番河北、河东联军大败,眼前这些进奏官们就要接到命令,尝试与夏王接触了。如果夏王愿意接纳他们为新朝节度使,全国基本上就一统了,可能只有少数头铁的藩镇还不肯顺服,还需要军事打击,其他该称臣称臣,该纳贡纳贡,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