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斫柱(3/5)

“这也只能延缓契丹人的攻势。”李克用想了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弱点,道:“契丹人每次集中大军,单攻一处,防线漫长,处处分兵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这些零散的军镇早晚会被他们拔掉。”

但山后也不能一点兵不留。那样契丹人直接到临渝关北放牧,各个附庸部族可就真的跑了,损失还是蛮大的。

“邵树德多线作战,怎么坚持过来的?”李克用突然问了一句。

这事你让盖寓怎么说?他兵多啊,地盘大啊!

骑兵大队放在灵夏养,河南地(灵夏黄河以南)水草丰美,偏偏还有大片农田,户口也很殷实,这是杨悦那个老小子能够经常带兵出击的主要原因。

燕北地区,没这个条件啊。除非恢复天宝年间在营州的城池、户口、驻军,那样才有可能维持一支相当规模的兵力,压制契丹人的野心——说白了,你需要一个“平卢节度使”,玄宗朝这个藩镇有兵三万五千人,负责从营州到安东的广大地带。

但话又说回来了,天宝年间的范阳、平卢两镇靠河北养,此时河北大部不在手里,幽州的财货还要养河东,真的维持不了新时代的“平卢军”了。

“山后不能轻易放弃。”李克用还是舍不得,只听他说道:“没了燕北,兵源少了很多,战马也会很贵乏,仗就没法打了。”

盖寓见李克用到现在还舍不得全面收缩,不由得叹气,道:“大王所虑有理。不如遣使与契丹人讲和,看看他们想要什么。夏人把手伸进了魏博,便没了水师之利,或有机会。”

其实,进军魏博对邵树德来说并不是很明智。

他曾经吐槽过李克用漫无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甚至就连朱全忠都经常多线开战,也被他私下里嘲讽。

但当他进军中原的时候,居然活成了他曾经吐槽过的模样。明明战略是全取河南道,但还是悍然干涉魏博内部局势,又开了一处战场。

没办法,机会太好了,实在忍不住。当初朱全忠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

“讲和……”李克用有些迟疑。

他其实有点看不起契丹,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很一般,让他有些轻视。

但接触这么久,他多多少少也知道契丹的实力了:兵好像挺多的,器械很好,也有脱产的职业武人,不似一般游牧部族。

被这样一个势力缠上,确实挺难受的。

“大王……”盖寓提醒道。

“那就遣使过去谈一谈吧。”李克用摆了摆手,道:“这几日我抓下机会,看看能不能再重创一下契丹,这样谈起来也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