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机会来了(3/5)

空旷的场地上,一摞又一摞的砖坯堆叠在那里,颇为壮观。砖坯上盖了一层干草,似乎等慢慢阴干之后,就拉到窑内焙烧。

“官人,现在红砖、青砖都甚廉,以前买一块砖的钱,现在可以买五六块。”有驱使官在一旁说道:“老土窑把砖坯放进去烧就完事了。新窑是连续不断出砖,量奇大、烧的时间短、还快,故价甚廉。”

“这我却不知晓了。”赵克裕啧啧称奇。

“现在满洛阳都在找一种能够快速制作砖坯的器物。”驱使官又道:“这会制砖坯太慢了,不够烧,否则这砖头的价钱还能再打下去一大截。”

“这就是我佩服殿下的地方。”赵克裕感慨道:“他总能有一些奇思妙想,还真有用,莫非天授乎?”

众人不管真心还是实意,皆肃然起敬。

******

赵克裕、李延古离开后,邵树德又接见了第二批人。

主要是赋闲在家的梁将,以氏叔琮、刘重霸、蒋殷、审澄、温裕、李思安六人为首,还有二三十名稍低一等的将校。

这几人中,氏叔琮、李思安资历最老,刘重霸、审澄、温裕次之,蒋殷算是半路来投,资历最浅——其实,若非杨彦洪刚刚病逝,他们都比不上这位曾经的旧宣武军衙将。

邵树德看向氏叔琮等人,问道:“一路行来,有何感想?”

“殿下征战之余,还能游刃有余地治理地方,让人佩服。”氏叔琮说道。

“可惜这天下终究还是靠刀把子说话。”邵树德笑道。

“这不假。但若地方治理不善,军馈不继,最终还是败亡一途。”氏叔琮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