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处理(3/3)

“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邵树德说道。

其实是二十年来,内部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某个方式爆发出来罢了。

“都知道我要削藩,我也削过不少藩。”邵树德说道:“朝廷每次削藩,哪怕前面赢得再多,打到最后都无疾而终。藩镇越削越多,朝廷也怀疑神策军诸将的忠诚。经过这次之后,你觉得忠武军与我之间还能有互信么?”

高仁厚哑口无言。

即便圆满处理了此事,大家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但真的能回到过去吗?芥蒂已经产生,互信已经受到损害,今后都要看着点陈许镇了。

“大王,老夫愿领兵出征,讨平陈许镇。”高仁厚突然起身,说道。

“但这事最好还是不要动刀兵。”邵树德又道:“李杭!”

“仆在。”在殿中陪坐的李杭起身应道。

他刚刚得到许诺,建国后掌管鸿胪寺,担任鸿胪卿,此时兴致很高。

鸿胪寺,掌宾客凶仪,简单来说就是外交、外联部门,下辖典客、司仪二署。

称帝开国之时,总不能没外人来捧场吧?鸿胪寺就是负责接待外宾的,李杭擅长这事。

赵光裔被内定为光禄卿。

光禄寺下辖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掌酒醴膳羞之政”。

称帝开国之时,大家总要吃席吧?那不得有个人管起来这摊子事。

裴通得到了大理卿的职位,掌管大理寺。

国子监、司农寺、太常寺、卫尉寺、鸿胪寺、光禄寺、大理寺都有人了,虽然都非核心权力机构,但称帝的杂事却需要他们来办,因此是最先筹建的。

“你走一趟许州。”邵树德说道:“赵珝没有反意,我很清楚。他现在担心我是借题发挥,趁机削藩。你跑一趟,就说我愿给他郡公之位,赵氏子弟有才能者,亦可多加录用。而今草创时期,机会多得很。连没有功名的白身都可以衣紫,过了这村就没那个店了。他对兄长的感情,我知矣。但故赵太尉并不止赵岩一子。赵麓忠勇可嘉,似有大才,稍稍立些功劳,搏个县侯、县公乃至郡公亦不无可能。”

李杭了然。

这意思是说赵麓稍稍立些功劳,夏王愿意放水,让赵麓也得个爵位。

但这个爵位是那么好拿的么?李杭暗自叹气,已经被记下来了,说不定要被清算的啊。

“让他把陈州交出来,略作薄惩。”邵树德站起身,说道:“若不愿,我便调集大军围剿。敢违逆我的附镇,他是第一个,让他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