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感受(3/4)

王彦章也有些忧愁。三十岁的人了,至今没能获得出头的机会,富贵看起来遥遥无期,统领大军驰骋疆场更是一种奢望,如之奈何。

“夏军东出河南府,你看最终会如何?”萧符又问道。

王彦章有些讶然,这是考较吗?

“怕是很难有进展。那地方我去过,山势连绵,不好打。即便过了这些山,还有洛阳周边关隘,很难。”王彦章简短地回道。

“军中斥候有报,夏贼在河南府招募健儿屯田,王军校可知此何意?”

王彦章还是第一回听闻此事,很是惊讶。

“灵夏苦寒,不如河南远甚。”王彦章想了想后,说道:“河南一年两熟,灵夏只得一熟,粮食收成就差太多。还有钱帛,差距更不可以道里计。唯马多,骑兵多,然民情复杂,蕃人并不好管,极为牵扯精力,上供亦是有限。某觉得,夏贼应是苦于钱粮不足,故需屯田解决部分军需。灵夏赋税之重,多半远超河南,百姓已是不堪压榨。”

萧符不置可否。

粮食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或许是有的,但财货方面未必差很多啊。

他是管钱粮赏赐的,对这些东西特别敏感,也花时间了解了对手,邵树德此人之善于经营,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方面,还不至于如此忧心。

天下最富饶之地,当属河北,其次河南。而河北最富的藩镇还在向东平郡王上供,比财货钱粮,天下没一个藩镇比得过汴州。

他所忧心的,一内一外也。

“王军校,汴州承平多年,军士多安家于此,你也是吧?”萧符又问道。

“正是。”

“军校子弟多生于市井之间,以你观之,若从中募兵,可得勇武健儿?”

王彦章认真地想了想,道:“对付一般藩镇尚可,若对上晋贼、夏贼,怕是有点吃力。”

萧符又点了点头,这是有见识的。

生于优渥的环境之中,自然不如父辈能吃苦,敢打敢拼。

长安神策军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

汴军将士在汴州安家,因为收入较高,子弟从小生活就不错,这却缺乏了一股狠劲,是为内忧。但这也是天下诸镇的通病,可能汴梁过于富庶了些,比较突出罢了。

“朝廷置昭信军,领金、商、均、房四州,以贼将李延龄为帅。又,贼帅折宗本自均州发兵,屡攻山南东道,王军校觉得夏贼意欲何为?”

“或是声东击西之计,声言攻襄阳,实则攻唐邓?”

“若其取唐邓,于我如何?”

“淮西不得安宁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