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常德会战6(1/3)

在水网之中撤退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铁船从水路上的堵截。大量的部队被滞留在水网之中与鬼子进行最后的搏杀。

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失去了阵地的国民军就象没有壳的蜗牛,所有的突围行动都可以说是一种徒劳,只有少量的士兵藏身于湖区才得以逃得一命。但等待他们的命运谁也无法清楚。在寒冬中的湖区能坚持多久?

侥幸逃出来的部队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直接向澧县和太阳山一线溃败,第79军和73军见44军溃败,不得不放弃松滋河防线向西部的丘陵地区撤退。日军先头渡过松滋河直扑第二道防线。随后主力开始在松滋河东岸集结准备渡河。

第44军收集溃兵布防于太阳山及澧县南部的丘陵地区,以一个溃师集结于澧县承接与第73军的结合部。

虽然出现溃退,也算是稳住了第二道防线,第44军还算是以师为单位全建制地逃出了被全歼的命运。然而此时第44军的战斗意志已经被日军瓦解,南县和安乡的两个师仅有一半的兵力撤了回来,战斗力低迷到了一种极限状态。

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过来,只怕无力再战,达到望敌而逃的地步。可惜的是,部队收集溃兵还需要一段时间,更谈不上解决士气低迷的问题。只是临时构筑阵地摆出阻击态势。

第10集团军采取了杜慧的建议,开始着手布置第3道防线。以66军两个师集结在暧水街(今三点水加危水地区)北部,以暂6师控制于正面及街河一线。第98师撤至暖水街南部地区。

194师布置于杨林市北部地区的第二道防线上。按计划完成第二道防线的阻击作战后,会与98师一起控制于暧水街南部地区。从而形成以暂6师为中心阵地,从王家畈至王家厂两翼各两个师防御格局。

然后采取逐次后退,在犬齿交错之中利用地形对日军进行突袭作战的整体布局。只要他们守住了这一线,至少可以牵制日军一到两个师团的兵力。

但此时第29集团军却没有很好的作战计划。仅以第73军阻击日军于澧县北部地区,第44军阻击日军于澧水南部地区及澧县。

至于他们的第三期作战计划,只有第六战区的指导性作战方案。第73军向石门方向撤退阻敌,第44军逐次抵抗南下沅水。

由于日军第116师团于南县地区进行登陆作战,暴露出日军东线兵团投入了两个师团主力的兵力,再加上在岳阳集结的第68师团。让第六战区肯定了日军进攻常德的意图。

第74军军部,仇战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过。沙盘上,第79军和73军已经放弃松滋河防线,日军明天就会向第二道防线发起攻击。第二道防线虽然比第一道沿江防线要利于防御,但却并不是很理想的防线。

长江防线并没有按计划完成防御任务。那么就必须在第二道防线上坚守更长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伤亡。

日军已经兵临第二道防线,沙盘上仍然在标识着第44军已经联系上的溃败部队陆续归建。而日军西线兵团、中线兵力和东线兵团全部向这一带压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