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上高会战3(1/4)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就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正在撤退的国民军。虽然比溃兵要好一点,但完全是一付架不住鬼子进攻的样子。这中国军队演溃兵比演什么都演得更象,从淞沪会战开始,中国军队一直都是处于撤退之中,这些手段都早已练出来了。

只是撤退得比以往更有章法一些,谈不上溃退了。所以只要下达逐次掩护撤退的命令,不需要再做什么掩饰就可以瞒过鬼子。

交替掩护撤退,中国军队还是要进行抵抗的。只要遇到中国军队的抵抗鬼子的战车就开始炮击中国军队的阵地。而且不时还有飞机飞临上空参战。

这鬼子还真是财大气粗,这炸弹象不要钱一般洒下来。伪装的国民军阵地只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化为火海,扔下的炸弹中不乏燃烧弹,这是破除伪装的最佳办法。

鬼子推进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每小时就有五六公里。这个速度却是仇战所需要的。最佳的伏击时间在下午四五点钟左右,接下来的夜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更为有利。

中午,鬼子已经冲进了会埠,整片区域硝烟四起。但参战的中国军队并不多,仍然利用大量的伪装欺骗鬼子的炮火。

第70军在伪装上做足了功夫,虚虚实实,不时打鬼子一个小伏击或小反击。逼着鬼子不得不进行炮火覆盖。

锋线已经移至仇战他们的眼皮底下。双方的激战仇战尽收眼底。仇战对国民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中国军队以连为单位进行防御阻击,然后相互之间掩护撤退。而鬼子进攻是以中队为单位。在兵力上中国军队还处于弱势,在鬼子大举压上之时仍然能镇定地还击。而且还有鬼子的炮兵和航空兵对他们的炮击。

更为出色的是他们在还击的同时还能把握着战斗节奏,基本上都是在完成战斗任务之后才会撤退。在双方的战斗中保持着一比一的伤亡率。在这简陋的工事中,对于中国军队来是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这说明中国军队在完成脱变的过程,慢慢地走向成熟。没有什么训练比战斗更加锻炼军队。虽然每一次战斗之后都会补充大量的新兵,对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但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体现出来的价值越来越大。

不过仇战也感觉到这种提升方法对于国民军来说是其提升空间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毕竟补充上来的新兵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国民军的战斗力。另外部队受官兵素质、武器装备等因素的制约比大规模补充新兵的约束力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