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冬季攻势2(1/3)

打一接受任务时袁百昌就瞄上这个位置了。这一带对于他们的活动非常有利。进入城门山后他就派出了三个小组进行抵近侦察。

这一次他可不敢冒进了。先集中活动,然后再以排为单位进行活动。有些东西必须要走这样一个过程,慢慢地培养弟兄们的作战指挥能力。

派出去的侦察小组把鬼子的情报发馈回来。袁百昌认真地在地图上做出标识,然后与弟兄们商议作战方案。

几经酝酿,一个成熟的方案出台了。然向与第30集团军王陵基取得联系,他们的配合作战部队陆续进入潜伏位置。两个团长与袁百昌汇合,三人一起重新研究了作战方案。

十二月初,已经临近冬至节。南方人有个传统于冬至节开始腌制腊肉,也意味着开始进入深冬季节。长江南岸白霜从十一月份(农历的十月)就开始了,而进入冬至后就会开始冰冻和降雪。在高山上会形成特有的雾淞气候。

雨雪天气对于部队作战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死神和阎王的活动却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他们的潜伏非常不利。

冻了一天的弟兄们就等着天暗下来,手脚僵硬的他们不停地活动着手指,让自己尽量保持着良好的战斗状态,以免手指的灵活会影响到枪法。

夜晚终于来临,三个小组向鬼子一个据点移动过去。赣北地区不同于湖南,从军阀混战到清剿红军的战争,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少。自从抗战开始,大量逃往山区和赣南、浙西和湘东南地区。大片被日本人占领的土地已成为无人区。

就算仍然在战区艰难地活着的人,对战争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往往预计到会发生战争就逃到附近的山区躲藏。

鬼子的这个据点位于箬溪至永修之间的交通线上,是以一个村子改建而成的。武宁之敌的补给主要依靠这条通道。通讯线路也正在这一带。至于这一带的百姓早已离开,村庄早已破败不堪或已为鬼子所占。

接着又三个小组上去了。这三个小组接近鬼子的电话线杆。几名队员爬上线杆干脆利落地剪下了电话线,他们连铁丝都没有放过,作为战利品带回去了。反正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两个团的支援。

最初进入的三个小组快速地靠近鬼子的据点。狙击手进入狙击位置,突击队员慢慢地向据点摸过,掩护队员向四周警戒。这是阎王的常用活动队形。

这天寒地冻的,鬼子也窝在了据点内,外面仅仅只有一些伪军在站岗。还有几个负责管理这些伪军的鬼子也坐在岗室里烤火吃肉,享受着作为入侵军的优待。

这是一个鬼子小队,外加一个排的伪军,人数在八十多人的样子。对于阎王三个小组来说根本就算不上对手。

突击队员摸了鬼子的哨位,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地进入据点内。至于留在了岗室里的鬼子还有狙击手招呼呢。

进入据点的人快速地封锁了几个鬼子居住点。突击队员拿着手榴弹蹲在窗台下面,掩护小组向四周警戒,火力小组直接封锁了鬼子住房的大门。

外围的岗室里的鬼子发现了不对,那些站岗的伪军都不见了。他们拿着枪冲出岗室查看原因。

“砰!”

数声枪响,几个冲出来的鬼子根本就没有机会躲避。全部被狙击手干掉。就算有活口会有人对付的。因为第30集团军的一个连已经上来了,他们在做接收的准备。

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大量中国军队从潜伏地点冲出来进入阻击阵地。这是一次袁百昌设计的围点打援的作战。以一个组带着侦察连攻占据点,其他部队于两翼阻击围歼援军。要不然袁百昌也不需要他们的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