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2)

明太后目光尖利地盯着明伯量。

不管小皇帝性格有多么乖张,行为有多么忤逆她这个母后,小皇帝都是她的命根子,哪怕只是听到别人会对自己儿子起歹心的话她也会利刺竖起。

她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对儿子不利,哪怕是谁敢动这个念头都让她难以忍受。

她心底一直有一个疑问,明琇到底是如何得知那合卺酒中有毒,并且避而不饮的?此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当初她只跟父亲还有大哥说过要娶温雅入宫的理由,也隐约透露了自己对大长公主的承诺。

所以她怀疑明琇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那合卺酒中有毒,只是大哥心思深,那时便已防备着自己,所以才让明琇误打误撞地没有喝那酒?亦或者大哥在宫中安插了连她都不知道的眼线!

现在明太后看着自己的大哥,只觉寒意涔涔。

她觉得,大哥他能杀了二哥,他唯一的弟弟,还瞒了自己这么多年,现在,又跟自己流利地说着要除掉他看着长大的侄女阿珞,显然这想法怕是已经在他心里脑子里不知道转了多少遍了。

然后此刻又眼睛都不眨地跟自己说梁妃若诞下皇子,大长公主就很可能对皇帝,对自己的儿子产生歹心,欲杀之而代之。

他既然能想到大长公主可能有此心,那他自己是不是也会有此心?

明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几乎从不掩饰他不喜舅家的态度,对自己的这位大哥,他的舅舅也从来没正正经经地尊敬过,更别提对明琇是如何的冷心冷情了。

大哥心中必然也对皇帝不满日久了。

明太后想到这里简直全身都起了一层冷汗。

人就是这样,不管自己的心思有多深,有多狠毒,但却都不会喜欢同样心思狠毒薄情寡义的同伴。

明伯量在明太后这样的目光下心中一凛,这才惊觉自己可能说得过了,他亦惊起一身冷汗,在想着该说点什么描补一番之时,明太后终于出声了。

明太后道:“大哥,听说肃王曾遇到过无数次刺杀和暗杀都能安然无恙,此次杨荣睿和庞文佑在自己的地盘上都杀他不果,想来并非普通杀手能要得了他的性命。这件事情你先不要插手,万万不可再打草惊蛇,反引他防备,越来越难以下手。珞姐儿现在有孕,北鹘战事一时半会儿也了不了,我们,还有的是时间。”

她面无表情的慢慢道,“自古女人生产都是在过鬼门关,珞姐儿年纪小,她自幼身体就不好,此时又是在天寒地冻的北地,想来后面生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肃王别的也就罢了,看起来对珞姐儿倒是真心的,人只要有了弱点,就不再是无懈可击了。”

明伯量把这话在心中过了一遍,便领汇明太后话中之意,心中也莫名地松了些,擦了擦额上脸上的汗和泪,道:“是,臣一切谨听娘娘懿旨。”

***

明伯量离去,明太后僵坐在凤椅上许久,一直到天色都昏暗下来,都未曾动过。

秋嬷嬷心中叹息,小心翼翼的上前,柔声劝道:“娘娘,天气寒冷,您小心些身子,还是让老奴扶您去榻上歇上一歇吧,再过一会儿,就该传膳了。”

明太后僵硬地转头看她,脸上风干的泪痕仍隐约可见。

她低声道:“嬷嬷,二哥他,为何要为了肃王背叛先帝?先帝爱我,所以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此事,可是他难道不知道,若是先帝没那么看重我,他此举可能会毁了我,毁了太子,毁了明家吗?他难道不知道,肃王他,是插在先帝心上多深的一把刀子吗?”

说着说着,泪水又流下来,她和先帝自幼相识,情深相许,自然知道因着肃王,先帝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有多深多重。可是她的二哥,是先帝的伴读,她信重的嫡亲二哥,他们一起长大,他怎么能这么背叛先帝和她?

她甚至可以理解先帝的愤怒和痛苦,和要杀死自己二哥的心情。

秋嬷嬷看着明太后这些年都已少见的脆弱模样,心里也是十分难受,她看着明太后长大,看她嫁入宫中,诞下皇子,再成为太后,自然知道当初她和她二哥感情有多好,也知道她自肃王入京之后承受的压力,几乎日夜担惊受怕,怕肃王逼宫,杀了她们母子。

可此事要她如何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