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嫉妒(1/3)

明珞往经堂后院那边走,冬芙和青叶跟着,只是走到往斋堂方向的岔路口时,明珞顿住了脚步。

她转头对冬芙道:“冬芙,你帮我去斋房拿些糕点和桂花露送去后园给表姐还有郡主她们吧,刚刚她们还念叨着,说想试试。”

这话一听就是打发她离开。

冬芙有些愕然,下意识的就去看了看青叶,她想说还是让青叶去拿吧,这庙里她不贴身跟着姑娘她不放心-可是对上明珞安静却坚持甚至隐隐带着厉色的目光,她竟是心头微微一震,一时语塞,没敢违逆,低下头应了个“是”字后,就满腹心事拖着重重的步子转身往斋堂方向去了-她的感觉没有错,三姑娘的确是在防着她,她用她,相比绿荇,甚至称得上倚重她,有时候好像也很亲切,但仍是隐隐约约的防着她。

她记忆中的三姑娘是个娇憨,重情,心善的小姑娘,对大房是有些微的疏离,但却很依赖老夫人和太后娘娘,可是她到了她身边服侍,却发现又好像不是那样-她甚至根本看不懂她。

和二姑娘身边的秋芙一眼,冬芙不是一个普通的丫鬟,但老夫人将她给了三姑娘,老太爷和老夫人都跟她嘱咐过,以后到了三姑娘身边,就要记住三姑娘和明家也是一体的,定要好好服侍她,事事以她为重,只有三姑娘好了,明家也才能好,更必须成为她身边最倚重的大丫鬟。

所以冬芙权衡再三,哪怕心中有疑虑,也还是将这疑虑暂时先按下了-若在她尚未摸清情况之时,这些须臾小事她都禀告给老夫人知道,那用不了多久,三姑娘必然会察觉的,反而会因小失大。

她现在半点不敢轻忽三姑娘。

冬芙离开,明珞又看了一眼青叶。

她带青叶,其实不是因为信任青叶,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虽则有这匕首,又是在经堂后院,非普通人不能入,但谨慎些总是好的,而且先前青叶已经听到了小沙尼的话,就算自己把她打发了,她想必还会摸过去,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就带了她过去。

明珞穿过经堂,进入后院,就看见先时给她递匕首的小沙尼已经侯在那儿了。

她随着小沙尼穿过了几条回廊,然后就有些吃惊的看见了背身立在那里的景灏。

是很吃惊,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吃惊。

十年前,八九岁的小男孩,随身带着的匕首是镶满了小手指般大小的红蓝宝石,还有那么小就习武的那股子狠劲和韧劲,还那么避讳自己,在她面前再不肯出现,在京城随便扒拉一下,能扒拉出几个?

而且前世他从来没有出现过,可这一次却突然出现了-这一世短短时间,她身边是已经有很多改变,可牵涉外人的,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景灏的求娶吧。

明珞看到那把匕首那刻起,她心中其实便已经有些预感了。

她回头对青叶道:“你就在这儿候着吧,我和景世子有一些话说。”

青叶半点犹豫或异样也没有,应了声是便守在了回廊转角处-反倒是让明珞多看了她一眼,她这样子,比冬芙的道行倒是高了许多-她什么时候能小看赵铖呢?

***

大概是感觉到有人过来,景灏转过了身,他盯着明珞慢慢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不远处站住,才出声唤道:“阿珞。”

声音带了些许从未有过的温柔。

“你叫什么名字?”黑夜中,八岁的小男孩背着五岁的小姑娘,问道。

“阿珞,我叫阿珞。”她在他的背上,手中握着他给她的匕首,意识已经模糊,但还是哑着声音回答道。

可是他们后来认识的多年里,他都是唤她“明三姑娘”,冷淡,不屑一顾。

“是你。”

明珞站定,手里还攥着那把匕首,手指慢慢划过刀鞘上镶嵌的星芒图案,低声道。

十年前,她五岁,就在这青源寺,她和堂兄堂姐还有大伯母的娘家几个孩子在寺中后园玩,她被人引到后山,“不慎”掉到了后面山坳。那时她不过五岁,爬不上去山石,虽然害怕死了,但她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那个山坳,所以明明已经受伤,仍是努力沿着山坳想找到出路-她想,只要是遇到什么人,她便可以回家了,可是她一直走到天黑,手脚都划破了,也没有遇到一个人影,那时候她已经疼痛害怕到麻木,只是不敢停下,怕一停下自己就会被黑夜和山林吞噬。

然后她又一次摔倒之后就看见了他-他站在自己面前,天很黑,她手上钻心的痛,不,全身都痛,意识其实已经有些模糊,看到他的时候都已经不知道是惊喜还是害怕。

后来就是他背着自己,还塞给了她一把匕首,说害怕就握着,就这样背着她在山林中一直走直到她真的完全昏迷。

她醒过来时已经是在明家自己的床上了-她的嬷嬷跟她说,她已经昏迷了两日两夜,她掉下山坳的那日府里发现她不见之后,家丁和护卫搜山搜了一整夜,最后是在一个猎户家发现她的,那猎户说是在后山山坳发现她,可能是磕着了脑袋,一直昏迷着。

明珞想那个晚上的事,都已经不怎么真切,她不记得他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是谁,只记得那把匕首上的星芒图案,哦,她还记得他跟她说,你回去后,别人问你什么,你都说不记得了,不记得怎么掉下后山,不记得怎么被救回来的,别人一定要问,你就装作头很痛的样子就行了。

她醒过来后喉咙哑了,腿脚胳膊手受伤都很严重,她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所以他们问她,她便依着他的话答了,的确很省事,后来那事情就再没有人提起过。

明珞看着景灏一时之间又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问他为什么以前从不告诉她,他就是救她的那个人?

他不告诉她就是不想让她知道身份呗,这事她早就猜到了。

“对不起。”

明珞不出声,景灏先出声了,他道,“其实那日从你被人引到后山,到你掉下山坳,我就一直都在,后来就寻了路下去找你了,但是我不想让你看见我,所以一直到天黑前我都没有出现,抱歉。”

其实他本来可以阻止她滑落山坡,可是他选择了旁观。然后五岁的她一个人在山拗惊恐,害怕,挣扎几个时辰,他也都选择在旁冷漠地看着不出现-其实他甚至一开始也没真的想救他,最后看她挣扎了一个多近两个时辰,竟然还没有放弃,这才出手的。

而且他身边其实还有两个暗卫,只不过他们不会干涉他的事情,他没出声,他们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明珞张了张嘴,道:“我知道。”

当时她是不知道,可是那事放在心头很多年,后来细细想一想就有很多疑点了-他衣着好像华丽,她虽然看不见,但他背着她,她摸一摸就知道了。当时他也不过才那么大,怎么会好端端在漆黑的夜晚出现在荒无人烟的山坳处,看到她也什么都不问,就只是安慰她,还让她出去之后什么都不要提-那就是他从她被人害着掉下山坳那时就一直都在。

明珞道:“嗯,我猜到了。”

她笑了笑,对他道,“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会死。我怎么可能因为你救了我,但却没早点救我而怪你?我是那么是非不分之人吗?而且你身份特殊,那时候你刚来京中不久,我的事情,分明就是明家的家事,你并不好插进来。”

那日引她去后山的是大伯母娘家周家的一个小姑娘的丫鬟,周家的那个小姑娘不喜欢她-因为那小姑娘的哥哥对明珞比对她好,所以她厌恶明珞,可就是因为这么小的事情,她甚至不记得她哥哥是个什么样子,她要她死。

她虽然小,但到底父母双亡,心底还是敏感的,他不让她说,她便真的没有说-因为她觉得不一定有人会信她,就算是信了,她一定会得罪她大伯母,而那个周家的小姑娘也不会得到惩罚,他们能找到千万种理由帮她开脱,她几乎是本能的选择了缄口不言。

但也大约是那时起,后来不管她大伯母对她有多好,她心底都对她有一层隔阂,永远不能像对祖母和太后那般亲密。

她前世就跟个傻子一样。

想到这里明珞脑子里又冒出了这句话-她记得后来隐约听说那个小丫鬟犯了错,被周家打发了,她长大之后还见到过周家的小姑娘,她对自己小心翼翼的,百般奉承,她便也没再和她计较那事。

现在重新想起往事,她却突然有把那事翻出来的冲动。

她摇了摇头,把这心思按了下去,对景灏笑了笑,道:“你不出现是对的,只是没能好好谢谢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