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1/3)

整个活动举办得非常的成功,让杨伟这个医生的名字更深入了病患的心里,不管杨伟走到哪儿,都会有病人亲切的喊道他的名字,而他也不会因为不是自己的病人就不理睬,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到各个病房转转,要是哪个病人有不舒服的地方,他也会跟病人的主治医生探讨一些好的治疗方案不过,几天以来,找杨伟找得更多的是汪若云,汪若云自从接了那个心脏手术以后,就变得跟杨伟差不多的忙了,两个人最多的见面时间就是在办公室,而汪若云问得最多的也是杨伟对于那个患者的意见,说起心脏手术,杨伟是相当的口若悬河

“世界上第一例心脏手术是在1967年,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其术后的生存率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从术后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后的生存率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科技越先进,对手术的帮助是很大的,当然,我们要尽力在供体和受体的选择标准上加以提高,以防止和杜绝术后移殖器官的排斥”

“哎,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我在台湾研究这个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术后马上出现排斥情况的不少,但有一部分患者他们甚至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突然的排斥,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汪若云眼前摆着的是一个难题,所以她皱起了眉头

“这个,我确实还没有想过太多,一般来说,心脏移植后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可以活到两年,如果说要是排斥情况控制得当的话,十年的也有,只不过需要不定期的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剂”

“像你这样说的话,我们能在哪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呢?”

“第一,肯定是供体的选择,只有供体和受体越合适,手术才会有更高的把握,以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的排斥,第二,我想可能就是提醒病人术后的保养,最后一定时间内不要太激动,还有就是免疫抑制剂了”

“我已经尽力的帮他在找合适的捐赠者,就是说不清楚,老觉得好像遗忘了什么”

“对自己没信心?”

“怎么会”汪若云笑了笑后,叹了口气:”我只是不满意做了心脏移殖后的患者存活率…想让它提到更高的水平而以”说完,汪若云把头凑向了杨伟,极小声的问道:”你能不能问问神医门的人,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杨伟听得哈哈大笑起来:”拜托,汪医生,杨太太,于公于私,我都不好回答你,我不是不想回答,而是回答不了,我们古代貌似没有心脏移植这一说…”

听了杨伟的话,汪若云有些不高兴了,拿了自己的资料,站起来后,鄙视的笑了一下”白费功夫,还以为你能给我什么好的提议,说了等于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