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〇章 真正的敌人(3/5)

牛杰最担心的就是到马尼拉之后扑了一个空。那样他肯定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丁力这家伙还是很够意思的。

……

临近春节,董叔恒一直呆在新京城主持着各个条线的总结工作。

复兴军主政的第一个年头,非常的重要。

所以对于当前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很多人都在积极地关注着。

内阁将主要的经济数据都通过报纸公布出去。

当然其中大都是一些好的消息,比如说耕地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增加几何,钢铁的产量比以前增加了多少,移民的情况……

还有过去一年,政府治理河道、修建道路花费了多少钱。

这些消息大大提振了民众对复兴军的信心。

老百姓们听到了报纸上的这些内容无不是欢欣鼓舞。

但是有识之士可不会仅仅看报纸上的东西。

董叔恒没有同意公布军费的开支,理由是为了保密。这个数字要是公布了出来,一定会引起轰动。

复兴军这一年来一直处在作战的状态。先是灭了满清,接下来又在西域和西伯利亚跟沙俄大打出手,然后又是在南洋地区出手。

不给过复兴军倒是没有出现了财政上的困难。

因为几乎是使用和平手段解放了京师,达到了满清权贵积存几百年的财物。

所以复兴军的至少暂时不会缺少货币了。

不过,那些有识之士是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时政的变化,会用自己的知识去判断好与坏。

他们往往能够透过表面看到背后更多的东西。

“涤生兄,你现在做一个悠闲的山人,倒是羡煞了胡某了。”岳麓书院的院长办公室内,曾涤生正在接待一个老朋友。

两人一边对弈,一边喝茶聊天,显然是极为熟悉的老友。

曾涤生现在深居简出,平时很少会客,尤其是他以前的湘军旧部是一概不见。

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岳麓书院现在比以前扩大了不少。

现在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了一所湖南地方书院。书院的经费来源于地方上士绅的捐赠以及学生的学费。

因为岳麓书院在之前的官员招录考试中表现突出,很多官宦世家都争着将家族的子弟送进书院。

他们希望自己的家族子弟能够通过岳麓书院成为复兴军的官员。

现在大家已经适应了这种通过书院学习,参加考试成为官员的途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