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肃顺改革(3/5)

现在,让地方建立新军稳定地方。更多的钱则投入到朝廷的新军中。过得几年,朝廷手中有兵,自然能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是改革工商业,增加财源。肃顺认为现在朝廷没钱,但是不代表地方上没有钱。

让朝廷去明抢肯定是不行。那些大臣可都是出自地方大族,他们首先会出来反对的。

所以朝廷要是想要增加财源,必须要拿出东西来换。

朝廷手中有什么啊,官职头衔,这个一直都在卖,算是朝廷收入的大头。

像吴健彰那样能拿出百八十万两来买官的人不多,但是拿个几万两出来买个举人、生员什么的倒是大有人在。

再有一个就是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了。关内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土地,不用想了。

所以要打土地的主意,只能是关外,这个涉及到祖制,必须要由皇帝自己来拿主意。

三是改革税制,现在的税都是地方在收,然后留下自己的,剩下的交到朝廷的手中。

现在的结果就是地方上直接把税给用光了,交到朝廷手中的寥寥无几。

所以肃顺建议直接由户部在每年夏收的时候派人下去督税,然后直接将税银押卸进京。

要跟地方明确分税制,比如农税、丁税收给朝廷,厘税等放地方。

还有第四个改革旗务,朝廷每年将这些八旗子弟当作猪一样养着,但是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一点作用都顶不上。

不过这一点肃顺还是没有说出来,或者说现在还没有到那种危急的时候。

再次听了肃顺的阐述,包括军机大臣在内的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不点头也不行啊,他们又没有更好的主意提出来。

反正这个主意是肃顺提出来的,最后执行下去,要是出了问题,也是肃顺来担着啊。

为啥在开会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欢人云亦云。就是这个道理,附和的人又不要担责任呀!

咸丰心中很高兴,终于听到有人能够提出有点建设性的建议了。

关键是终于站出来一个有担当的了,还是一个皇族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