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国宴家宴(2/2)

后宫内,皇后跟太后一起宴请各诰命夫人勋贵家的长房大妇等等,对于朱慈烺来说,这不过是为了褒奖他们一年的辛苦,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可是一次明争暗斗的修罗场,例如爵位的继承,家族遗产的继承,还有家中地位的排行等等,这些背后的小动作,可能只为了博取朱慈烺活着皇后太后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而已。

大宴会,大礼仪,朱慈烺是一个对礼仪宽容的人,曾经他甚至认为礼仪都是没有必要的。

后来登基之后,才发现等级跟登基真的是同音同意,想要登基就要先定等级,等级靠什么区分,靠的正是权利财富和礼仪。

因为权力可能错位,财富可能因为贤名愚笨增减,但是唯有礼仪代表着森严的阶级。

哪怕有一天你真的富可敌国,只要你还是个普通商人,那你也得向县官行礼,见了皇上一样要叩拜,不会因为你的财富多的跟皇上一样,一下子就跟皇上平起平坐。

所以朱慈烺从礼仪的反对者变成了礼仪的拥护者,当然拥护礼仪不代表要刻板的要求人做到尽善尽美。

整个宴会期间,不少人出现失误,甚至出丑,朱慈烺都全当没有看到,包括后宫朱慈烺也安排了皇后等人不要过分的纠结礼仪是否到位。

这也是为了让那些大臣们吃饭能真的得到吃饭的乐趣,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历代皇帝一来,这皇家的宴会就是出了名的规矩繁琐,而且吃饭的时候这不许那不行,甚至菜都不能多吃,因为中途不能上厕所。

要是因为尿急或者出恭等等问题憋不住,那就是失仪足够让人给告一波的。

那吃饭还有啥吃饭的乐趣,存粹就是受罪了,朱慈烺试图扭转这种状态,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宴会的气氛活跃了很多,大家也能好好的吃饭了。

甚至有人中途离席敬酒或者出恭也都允许了。

这就让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的崇祯和周皇后感觉很不适应,感觉有点乱,甚至不知所措。

朱慈烺和崇祯简单的敬酒讲话之后,就率先离席了,因为朱慈烺要是在这,这些人更是放不开,还不如提前走让他们自己发挥去。

离席之后朱慈烺跟崇祯往暖阁那边走,今天除了这边大宴群臣之外,暖阁那边也正在举行家宴,只不过家宴的规模也就比这边的大宴小一点而已。

这不禁让朱慈烺觉得以后是不是要专门建一座宴会大厅,不对,不是一座,要建两座,一座用来宴请群臣,一座用来家宴。

要不然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暖阁这边可能还坐不下。

孩子们很多都还小,整个宴会上吃饭打闹,哭泣的一大堆,朱慈烺和崇祯倒是看的开,反正也不用他们哄,就选想哄也哄不过来。

宴会之后接着是拜年要压岁钱,这一波崇祯反而是最吃亏的,因为不仅他的孩子他要给,朱慈烺的孩子他也要给,所以一个红包里只放了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