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虽千万人,吾往矣(2/3)

孙承宗想起当初联络时百人复议,千人声援,太学震动的场面,到了现在就剩下他们这五个人,不禁有种萧瑟之感。

胆小的那个嘟囔了一句:“孙师总说太子年幼,我查其言,观其行,不像是幼儿之态呀!”

孙承宗眯着眼:“正是这种行为才让我更加担心,他要是连这点异建都容不下,怎么能容得下大明万里江山!”

那人立刻说道:“孙师言重了,太子定是被奸人所惑,我看那李若琏就不是什么好人,锦衣卫都该杀!”

刚刚激愤的人这个时候站起来:“我看我们不如直接按照上次商定的上书要求皇上严惩太子侍讲侍读,然后劝太子在宫中进学。

太子经常跟那些丘八待得久了,难免沾染一些恶行,我等当劝谏太子亲君子远小人!”

孙承宗点点头:“献之所言有礼,那我等明日就一同上书!”

胆小那个不禁问道:“那要是天子不听怎么办?天子对太子可是寄予厚望,言听计从,而且内库统计司有今日之家底都是太子辛苦……”

献之瞪眼到:“那些都是查抄所得,都是锦衣卫巧立名目,栽赃陷害贤良……”

说到一半他也说不下去了,虽然心里恨那些锦衣卫,但是要说那些人是贤良,他自己心里也迈不过那个坎。

孙承宗摆摆手:“不管如何,我等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太子好,明日若是天子不听,我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死谏!”

其余人大惊,胆小那个连忙说道:“不可,孙师一生为国操劳,行的是大义,陛下不会不听……”

献之哈哈一笑:“好!死谏之事不必孙师来,我当为天下文人做一个表率!

孙师还请给我一个留名青史的机会。”

几人看着已经是癫狂状态的刘奉刘献之,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学生的背叛对他打击太大了。

只是天下形式一下子变了,原本这种事一定会名留青史的,但是现在可就说不定了。

他们失去了舆论的制高点,受到百姓的抵制,加上报纸的宣传,他们很可能要遗臭万年了。

刘奉看着众人:“怎么?众位怕了么?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点挫折就动摇了?虽千万人,吾往矣!”

孙承宗也坚定了眼神:“好!明日我等一同上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