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重赏(2/2)

朱慈烺微笑着道:“阿布鼐又名阿布奈,母为囊囊大福晋娜木钟。崇祯八年生,为林丹汗的遗腹子。故而还没有来得及得到林丹汗的封赏。”

其实朱慈烺非常想把蒙古部落一分为二,让两兄弟一人一半,但是这阿布奈实在太,第二这蒙古部落现在聚在一起都干不过建奴一个旗,分成两块那不是嫌他们死的不够快么?

崇祯点点头:“好,朕就加封林丹汗长子额哲为横岗候,领蒙古诸部护卫大明河,封林丹汗次子阿布奈为恭顺候,次京城宅地一座,准其与其母囊囊大福晋娜木钟迁居京师,部落由曹文诏代管。

额哲感觉自己被路了,大明的皇帝封赏他都没有经过思考,也没有群臣商议,上来就直接确定了,还有横岗候是什么鬼?听着像地名,但是大明封侯不是都不带食邑的么?

果然有礼部官员跳出来:“皇上,臣不知横岗是何意?可是地名?大明封候并无食邑,此与礼不合,还请皇上另外赏赐。”

崇祯微笑着没有话,一边的朱慈烺解释道:“这位大人不用着急,赫图阿拉,又作赫图阿喇、黑秃阿喇,皆为满语对音,意为“横岗”。父皇这么封赏是鼓励横岗候锐意进取早消灭建奴。”

额哲听罢一脸晦气,合着崇祯是把建奴的老家封给自己了,建奴一直称呼那里为龙兴之地,自己当了横岗候,那建奴本来不想搭理自己,听到自己的封侯都想打自己两下。

这大明皇帝路真深,心好脏!这是要害死他啊。

额哲把头磕在地上:“臣谢主隆恩,臣的部落缺衣少食,部民不满三万,勇士仅有万余,自保尚且吃力,还请皇上垂怜,让臣的部落休养生息。”

朱慈烺这次也不话了,朝臣自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时间褒贬之词纷纷送上,觉得应该和不应该的声音吵作一团。

不过显然这次额哲走的匆忙根本没有准备送给朝臣的礼物,所以为他话的人根本不占上风,没有人据理力争,争吵逐渐变成一边倒的谴责。

崇祯倒是没有被朝臣的争吵所左右,现在的他已经不在把朝堂意见作为他决策的第一要素了,他开始思考怎么样做对大明才是有利的。

也就是现在崇祯终于把龙椅坐正了,知道自己代表的不是儒家士林的意志,他代表的是皇室的利益是大明的利益,朱慈烺让他知道做事不一定要全听大臣们怎么,要考虑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就像这次额哲的事,大明收服额哲的目的是什么,是稳定河,是吸纳蒙古人免得他们全部投靠了建奴,还有就是分担宣大防线的压力。

这些目的显然并不包括让蒙古休养生息变得强大回来,历史上西夏不就是靠着河西走廊和河跟大宋搞了这么多年,朱慈烺更他讲过河的重要,他自然不会再把这块肥扔给额哲。

崇祯正准备话,朱慈烺又开口了:“父皇,孩儿以为大明应当扶持蒙古重现当年的辉煌,协助其讨伐背叛和不臣的部落,壮大额哲部的实力,以安后来者之心。”

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