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诏对(2/3)

朱慈烺听着孙承宗的家贼强盗论,历史上不正是兄弟祸起萧墙,最后导致建奴有机可乘,所以孙承宗说的不能算错,只是他没有想到外面的强盗也惦记着大明的天下罢了。

崇祯这样一听立刻就茅塞顿开,强盗抢劫之后你还能在把钱挣回来,要是家产被自己人夺了,那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崇祯连忙问道:“对于流寇孙师可有什么良策?”

孙承宗捻着胡子:“流寇者依仗,无非其流动性罢了,其核心为高贼之老营,其中多军户九边逃兵,又有良马数百,到一地破官仓招募流民为寇,若官军至则立刻远遁,流民星散,官军疲于奔命。故而流寇之事首要在稳流民,其次在限制流寇流窜,最后才是剿灭,杨嗣昌所提之策足以应对。

若说良策,臣觉得可以选一良将带精锐骑兵数千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带足补给,对流寇穷追不舍,使得他们无片刻喘息之机,到时流寇不能聚众,自然越追越少,再以步军清扫残余防止死灰复燃。陛下臣觉得流寇之祸还在流民,若是流民不绝流寇则剿后复起。所以恳请陛下招抚流民或者屯田开荒,或者疏浚河流,再或者发还原籍,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崇祯嗯了一声:“孙师言之有理,天下加税为辽响最甚,若停辽响则辽东十多万军民如何供养?孙师可有平辽消灭建奴之策?”

孙承宗朗声说道:“建奴做大现在东到高丽,西到归化,土地扩大四五倍,兵力扩大两倍,若是其攻我大明。我大明九边都要被骚扰,但是要是换成我们攻打他,建奴岂不是也变成两边受敌?”

孙承宗开心的说道:“臣还提议从新开辟东江军,如此从高丽方向,辽东方向,大同方向都可以攻打建奴,建奴亦需要分兵而守疲于奔命也。”

崇祯不由得打量了朱慈烺一眼,孙承宗这个说法,跟朱慈烺所做的简直不谋而合,而且朱慈烺做的更出色,不仅在天津办水师,又调了福建郑芝龙北上,把三路中最脆弱的一路大军只能做骚扰用一下子加强到可以独立承担任务的地步。

崇祯咳嗽一声:“此事朕已经令天津水师和福建水师总兵官郑芝龙两路袭击辽东东西两侧。”

孙承宗拱手行礼:“陛下圣明,只是袭扰建奴需要小心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他们曾经在东江军不仅熟悉地形水情,而且对于袭扰之事也是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