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蝚蠕铁骑(2/3)

虽然,只存在了短短200多年。

但却在华夏文明之中,画下了极尽浓墨重彩的一笔。

柔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的辽阔程度,让人瞠目结舌。

北至贝加尔湖,南达阴山北麓。

东至大兴安岭,西及准葛尔盆地,以及伊犁河流域。

一举征服天山南路诸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风光无限。

然而,关于柔然人的祖源,却记载寥寥。

而且,本就少的可怜的史记记载中,还都各执一词,颇具歧异。

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等各种祖源论调,各不相同。

《魏书·蠕蠕传》中,便认定柔然人是东胡和匈奴的后裔。

甚至直言——“先世源由,出于大魏”。

一口咬定,柔然就是鲜卑的一支。

但《宋书·索虏传》和《梁书·芮芮传》中,纷纷认为,柔然是匈奴的别种。

还有《南齐书·芮芮虏传》则坚信,柔然就是“塞外杂胡”。

最让人惊奇的是,在欧洲的历史著作中,竟也有柔然人的身影出现。

柔然部落,不仅祖源成谜。

就连他们的外号,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有——“蠕蠕”、“芮芮”、“茹茹”、“蝚蠕”。

尤其是“蠕蠕”这个绰号,居然还是北魏太武帝亲赐。

其实,“柔然”这个名号,最早始于车路会的自称。

原本,是为了取“聪慧、贤明”的寓意。

结果后来,太武帝拓跋焘认为:

柔然部落的人,个顶个的智力低下,全都宛如智障。

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嘲讽柔然人——

和不会思考的虫子,别无两样。

更是公然下令,让全国军民,全都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

在杂曲中,倒还算是温文尔雅。

泛称为“鬼方”、“猃狁”、“北虏”、“北狄”。

虽然,被太武帝骂作“蠕蠕”。

但柔然人却并非传言所言,那样无知。

柔然的兴盛时期,至今仍被后人称之为“柔然汗国”。

不仅拥有精兵强将,更是颇通战术策略。

一方面,远交近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