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说着容易做着难(2/2)

“停,这个太遥远了,我觉得你也未必明白。”

“我不明白不要紧,将来会找专业人士来做。”

“那就等将来再说,咱们现在关注能做的。这个产业园,倒是比较现实,如果你能招商进来,应该较快产生效益,安排就业和税收。”

“招商的事情没问题,我回国之后就开始。”

“我就暂且相信你,现在来谈谈居民区的事情。按照你的计划,让老市区的居民进入楼房居住,需要大量的建筑。”

“谁来建设这些房子?拿什么建设?苏马里连水泥都不能生产,各种建筑材料从哪里来?”

“都从中土来,人,建筑设备,建筑材料……。”

“好吧,我知道中土是建筑狂魔,但是建成了房子卖给谁?”

“卖给本地人、外来投资者,外来就业者。”

“投资者行,本地人有钱买房子么?”

在这里开发房地产,地皮很便宜,税费也不会高,主要看楚杰克这个市长的心情。

主要的成本就是建材和人工费。

但是话说回来,即使房价再便宜,这里人的购买力也几乎承担不起。

这里的人实在太穷,即使买,也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买得起。

“我觉得,房地产什么的,你还是往后放。现在的关键,就是先把发电厂和海水淡化厂建设起来。”

“有了水电,才可能推进其他项目。还有,我觉得先从农林牧渔这方面入手,才是正路。”

纸面上做计划,甚至在会议上宣传很容易,但是真的干起来,确是千头万绪,步履维艰。

这里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几乎都是空白。

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都是低素质的农民,也不适合工业流水线的需求。

“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你有银行么?没有银行,将来怎么结算?在这里可以使用现金,进出口呢?”

金融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整个赛拉市,除了几个个人放贷,剩下的交易活动几乎都使用现金和实物交换。

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交易少,使用现金和实物交换还能应付,但是企业不可能总是使用现金。

“银行的事情,胡奎在办,准备跟别的银行合作,在赛拉建立银行。”

金融问题,楚杰克和胡奎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胡奎那边已经跟坎达协调,准备在赛拉设立金融机构。

至于银行股本,就要从中土引进。利用中土的资金,中土人将成为赛拉银行的主要股东。

楚杰克和胡奎的计划是,先把银行的架子搭起来,融入到国际结算体系当中。让储蓄、贷款、结算、汇兑这几个主要功能先运作起来,满足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至于理财、证券、保险之类的,现在还不敢想,等以后再说。

两个人一边研究,一边动手,在电脑里打文件。

楚杰克打中文版,西尔维娅打英文版。之后再由马丁翻译成斯瓦西里语版本。

西尔维娅总是不断地质疑楚杰克的计划,两人动不动争论得面红耳赤。

不过,争论过后,还是继续工作,连续几天都是如此。

从拉特市来到赛拉市的第九天,胡奎带着车来了。

喜欢带着海盗奔小康请()带着海盗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