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也能叫港口么(2/2)

“检疫,海关,商检、移民局,港监……。”

“要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处?这是自己家的地盘儿,来往船只基本上都认识。再说了,弄那些东西咱也没那个人啊。”

好好好,都没用,那些正规港口都是傻子,弄一些没用的东西当摆设。就你们拉特兰州坎达部族这里实在,不搞花拳绣腿。

对于赛拉港的简陋和不正规,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觉得一个州的主要港口,即使再差,赶上楚家村的小渔港,总是应该的吧。

即使没有海关那些职能部门,但是最基本的设施总该有吧。

有了最基本的设施,配备上海关等职能部门,购买一些装卸机械,然后加入各种航运联盟和体系。

比如财务联盟、物流联盟、资本联盟、货运网、集装箱网,国际海事组织等各种组织,参与到这个系统之后,就能把赛拉港跟世界的航运市场联系起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是在拉特兰州建立起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里面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走出去,外面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走进来。

有了物流,就有了商品流通,就能带来就业和税收。

有了物流体系,就能把苏马里的资源出口到海外市场。

苏马里的资源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这里的大宗出口商品,最主要的是牲畜。比如牛羊、骆驼等等。

苏马里是世界上骆驼存栏量最大的国家,毛驴的数量也很多。

不过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这里只能出口活的牲畜。

这是一种最初级的产品,加工升值的利润,都被进口方赚去了。

如果能把这些活畜就地加工,就能形成一个产业。

不仅利润留在本地,还能带来税收和就业。

鱼类加工,也是这个思路,即使没有蒙巴萨港那样的规模,小一些也是可以的嘛。

有基础设施和物流网,还可能引来外来投资……。

可是眼前的赛拉港,根本连楚家村的小渔港都远远不如。

就连航道深度、停泊能力这些基础数据,都是糊涂账。

别说加入到国际航运体系里面,就连本地的稍微大一点儿的渔船,能不能停靠都是个问号。

至于楚杰克的勇士号,根本就进不了港。强行进来停靠,八成就是搁浅的结局。

虽然贫穷落后不是原罪,可是这也太……。

船靠了码头——好吧,姑且算是码头,楚杰克和马丁上岸。

一阵吆喝声,吸引了楚杰克的注意力。

两个人带着一队人过来,正在上边上的一艘船。

那些人带着大包小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马丁,你们这里还有客运航线?”

“没有,那是偷渡船,我大哥的船。”

“偷渡船?从这里偷渡?”

“对,苏马里这里,包括闹独立的苏马里兰,邻国俄比亚,想要偷渡到欧洲和中东的人,就从这里上船,我大哥就是干这个的。”

按照马丁的说法,拉特兰州这一带,在历史上就是人口走私贩卖的重要据点和中转站。

七八世纪的时候,这里属于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之下,那个时候拉特兰人到欧洲去抢掠白奴,或者贩卖白人奴隶到非洲去。

后来风水轮流转,欧洲人从非洲抢掠和贩卖黑奴到美洲去。

坎达家族的祖先和部族的不少酋长,都干过这种肮脏的生意。

你们坎达家族还真是出人才啊,不是当海盗,就是贩卖走私人口。

所不同的是,古代是贩奴,现在是走私,组织偷渡。

“马丁,你小子跑哪里去啦?我还以为你死在大海里了呢。”

随着粗犷的声音,一个留着大胡子,三十来岁的彪悍男子走了过来。

喜欢带着海盗奔小康请()带着海盗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