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张仪登场(2/3)

不过是大贵族世家做事稳重看的更远,没有泾渭分明的结果,他们是不愿意和那些小的贵族领主一起胡闹的。

权衡利弊之后,魏王和公仲侈互相看了一眼,却依旧犹豫。毕竟赵国是大国,赵雍上次的鱼死网破的举动让魏国依旧心有余悸。

当时公子杰当下叩拜:“若本公子复国成功,愿献中牟周边七城以谢。侍奉魏国为永世兄长。”

听到这样的条件,当时魏王眼睛一亮。

中牟曾经是赵国故都,但现在他就像插进魏国心腹的一把利剑,让魏国寝食难安,将魏国的领土隔绝成两部分。为消除此隐患,魏赵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仗。若是送公子杰归国而得中牟,那魏国的心病就除啦。

不过魏王还是犹豫,是因为他担心秦国会趁着自己对赵国大动干戈而趁虚而入。

这几年,秦国和魏国打了几次大战,秦国屡败魏国,夺得了河西之地。前年更是夺得了曲沃,对魏国是巨大的碾压态势。

结果秦国如此的做为,引起了河东诸侯的警醒,在苏秦的鼓动下,河东诸侯开始行合纵,虽然他们内部小有摩擦,但还是团结是大趋势,让秦国不敢东顾。

如果自己这里出兵十万入赵,即便有公子杰内应,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到时候自己在赵地和赵国对峙,秦国趁虚而入,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谨慎啊,谨慎。

然而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有人报,秦使张仪求见。

魏王就一皱眉,这个时候,秦使张仪跑来做什么?

这个世界就没有秘密可言。尤其是还残存着先前的礼仪风范,不但战争不讲究个偷袭,反倒要大造舆论,占据道德制高点。公子杰一群人四处放风拉拢同盟,准备请魏国发兵,送自己夺取不仁的赵雍君位这事,早就嚷嚷的路人皆知,目的是获得其他诸侯的同情,获得国人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