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冯树坑儒有多雅(2/3)

赵兴说的其他都是虚的,就中间那段,让这些士子简直惊艳到无以复加,想一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什么样的人生豁达。

士子们纷纷询问刚刚赵兴夫子这篇赋的全文,以饱眼福思想。

赵兴就笑着道:“我现在虽然身份高贵,但我心却向往平和恬淡,为此苦恼。”

大家就一片赞扬夫子品德高贵的装,一面请求全文。

赵兴就恬淡的道:“我的这篇赋,我叫他陋室铭,以明我之志。”于是一篇剽窃大作轰然问世。

诸位士子忙抄录,一面抄录,一面感受的如醉如痴。

结果不久,此文便传遍天下,一时间赵兴之名大盛,为之代邑纸贵,打的一个好广告。

既然主上如此慷慨,又有如此大志向,做属下的那还说什么,带上仆人侍从,架上马车,拿上冤大头给的丰厚的盘缠,领着最丰厚的俸禄,去游山玩水,去听故事,走着。

二十年后,他们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批殉道者。他们是死伤比例最大的一群,比例远远超过了征战的将士。

从这里走出去的百位学子,病死在途,被难山林,被强盗误杀,死于洪水野兽者,竟然达到了六十之多,余者也非伤即残。

但死去的无怨无悔,活着的引以为荣。又十年,这剩下的四十人,都成了这个世界最大的大家,他们整理出了自赵国赵雍二十年以前,上溯三千年从皇帝到现在最翔实有理有据的历史。在后来有的别有用心的家伙,质疑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时候,后世的历史学家,就用这一本本的书,死劲的打他们的脸,将他们打的如同猪头。

大家不要疑惑赵兴这么花钱的伟大之举,其实他是存心不良的。因为,他要弄一个身份,一个高大上的身份。

现在,赵兴很苦恼。苦恼自己家的出身问题。

在这个最看重出身门第的世代,赵兴的出身,一直以来被朝臣质疑,将他规划到外来人野小子,而被怀疑轻慢排斥的处境。

其实,这次赵兴主导的赵国官职改革,原则上以赵兴救驾,辅政,改革等等功劳,应该得到最少是肥义之下的三司的官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