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京畿风云(1/3)

京畿很乱。

朝臣惶惶。

但拱卫京畿的帝军分外平静,尽管周边区域有三位皇室藩王陈列的共计二十余万大军,不过在帝军那位兵仙后人眼中,唯有一词。

乌合之众。

又或是土鸡瓦狗?

没有差别。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兵仙后人,因为他是大骊唯一的天策上将。

民心很稳。

毕竟京畿百姓,见惯了大风浪,早些年先帝的先帝登基前一夜,京畿满刀斧,士卒拥长街,厮杀了整整一夜,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百姓伤亡屈指可数。

这是历朝军方的铁血准则:绝不侵扰百姓。

这也是此间天下的朝堂能够抗拒北方蛮夷和西疆荒人的立身根本。

内乱可以。

蛮夷南下,荒人入侵,此间天下可瞬间凝聚起两三百万雄师,自古以来的史书之中,此等记载已是习以为常,最为热血的一次,魏朝中期,此间天下义军四起,北方蛮夷和西疆荒人趁机同时进犯边境,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长城,神州遍地烽烟,江山危在旦夕之际,天下义军同竖一旗,奔赴西方抗荒人,朝堂兵力尽赴北方,先前在沙场打生打死恨不得互啖血肉的士卒和将军,行军相遇之时,但说一句。

你们这些狗日的,弄死那些蛮子后,给老子活着回来,到时候我们再打过,谁他妈要是死在蛮夷阵前,谁他妈就是孙子。

那一次,此间天下青壮皆入伍。

兵力共计五百万。

然而依然不敌,大军节节败退,眼看便要山河陆沉之际,一位军神横空出世,定鼎江山,驱除蛮夷,又推新帝,迎来中兴盛世。

所以西方的燕王和北方的北境秦王,其实有点动弹不得。

他俩要震慑外族。

而汉王也是基于此缘故,一直没曾对毗邻的燕王动兵锋。

皇室藩王当然不止三位。

可有胆量、有野望,更有实力觊觎京畿帝座的只有三位。

按照三位藩王的意思,幼帝登基,当有人辅佐于朝堂,他们这些当叔叔的当仁不让,毕竟是自家的江山,朝堂之中,六部有四部尚书同意此举,一位右相公亦是赞成。

但以左相公为首,加上枢密院的天策上将,以及剩余两部尚书,皆力主君王自立何须辅政,诸位王爷还是哪里来哪里去。

而左右散骑常侍等大部分朝臣,则保持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