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最年轻的都督(3/4)

一些见风使舵之辈,这时候便从上官不破的阵营里面,转投到了欧阳神公的阵营中。

而就在上官不破下野的时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阳神公被加封为太傅,武克永还赐了他一个“王师”的称号,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欧阳神公,在朝中的地位,只仅次于武克永一人,连亲王们见了欧阳神公,也不敢让欧阳神公行礼,反而还要向欧阳神公行王师之礼。

这当然让一些亲王和大臣不满,但朝政之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从来没有一团和气可言,有人升就有人贬,乃是常态。武克永觉得自己这么做有利于大明帝国,他便会不余遗力的去做。

正月二十七,武克永眼见国内形势一片安好,而东华岛国也有使臣来到,说是三公主愿意与大明帝国的皇帝结为兄妹,两国正式结成同盟,一起对抗海盗。

就是在这样一片走势良好的情况下,武克永召集了一班文武大臣,商讨鬼国侵犯边疆之事。

一些大臣的意见是,边疆的兵力比鬼国来犯的鬼兵多,时间一长,鬼兵没有捞着好处,自然退去,用不着派兵支援,而一些大臣的意见是,鬼国这次来势汹汹,分明就是要与大明帝国打一场持久战,为了边疆的安宁,必须给以重击,将鬼兵击退。

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在金銮殿上争论,都没有得出一个结果。经过三日的思考,权衡之后,武克永终于下定了决心,调集数十万兵力到边疆参战,以便早日将鬼兵击退,还边疆一个安宁。

但谁是这次到边疆参战的首领,却成了一个难题,许多官员上书请战,一时之间,武克永也不好选谁为好。

过了两日,武克永突然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封烈亲王为“大元帅”,由他亲自统兵去边疆参战,而在烈亲王之下,又封了三个“元帅”,其中的一个,赫然就是韩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