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回 百里崤函三关路 十年难忘家国仇(3/3)

只见下方三名大汉,两人持刀,一人用剑,正围攻着一衣着奇特,手中还拿着一把造型类似唐刀的兵器的男子。

‘嗯,居然是日本、不,应该说是,东瀛人!’

小六一眼就认出了男子手中的东瀛武士刀,以及他那身非常有辨识度的东瀛服饰。

‘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穿着东瀛的服饰走在大明的土地上,而且还是深入到这关中之地。不过能走到的这,恐怕也是有些本事。’

小六心中暗暗思索着。

大明与东瀛之间来往密切,不说是血浓于水吧,也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自大明开国以来,这两百年间,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就是和北边蒙古鞑子的入侵问题一样是让大明头疼的存在。

甚至在民间、在江湖、在那些普通百姓的眼中,这倭寇要比那些鞑子还要更加的危险和可怕。

毕竟鞑子的劫掠是有目的性,有时间限制,而且是呈大规模军事化行动的。

这就导致明军很容易防备鞑子的入侵,再加上朝廷的重视,在一般情况下,北边的鞑子甚至就连九边之地都过不了,更无谈入侵中原腹地了。

而倭寇则是不同,他们并无准确的目标,基本上是流窜到哪就劫掠到哪,并且依靠着东南沿海海岸线辽阔的特点,倭寇更是横行无忌,使得明军无法很好的防备倭寇。

再加上倭寇数量虽少但却精锐的很,他们中甚至还有大量身怀武艺的东瀛武士,这些武士混迹在流寇之中,对大明军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残杀。

如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劫掠东南数省,攻掠芜湖、徽州、南京等江南重地,所到之处挖掘坟墓,掳掠妇女,烧杀抢劫尤其狠辣,穿婴孩于矛尖,分女尸于路野。

而这其中就有一股倭寇武士,共七十二人,自浙江衢州、严州,过江西饶州,历徽州等地,而到南京。南京明军与之接战,死者达八九百人,而这七十二人却不折一人而走。

这伙倭寇流窜数地,据闻共造成4000余明军死伤,引得朝野震怖。

不过好在,最终在武林同道和明军的同心协力之下,这七十二贼被围歼于慧山寺中,无一生还。

而随着江湖和朝堂对倭寇问题的逐渐重视,双方达成共识,一致对外,共剿倭寇。

余后十数年间,在当世名将俞龙戚虎的带领之下,曾经为祸东南百年之久的倭患被一扫而空。

甚至不仅是倭寇被扫空了,就连与倭寇同流合污的东南海盗也被一并剿除,整个东南海域为之一清。

而这持续了十余年之久的平倭之战,也牺牲了众多的江湖高手,这血海深仇直至今天也依然是记忆犹新。这也导致了许多的武林侠士只要一见了东瀛人,就不由会想起那段记忆,恨不得是提刀就上。

“倭贼你今日必死!”

下方三个大汉很明显就是那些有着满腔热血的爱国侠士,不过他们虽然嘴上喊的厉害,但手上的功夫却着实是差了点,那东瀛人一打三,不仅是游刃有余,而且很明显他还在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