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老朱导的好戏(二)(2/2)

老朱看了眼李善长,不管这次有没有恩科作弊,要是朝廷全成了南方士子,这天下也就完了。

这次的结果果然如标儿之前告诉自己的一样,只是自己也想趁着此次,打压下李善长,随后再安排南北士子。

想到这里,老朱看着宋濂说道:“宋濂,你有没有徇私舞弊。”

“陛下,臣……绝对没有。”宋濂跪下磕头,头磕的咚咚响。

“杨宪,那些学子怎样了?”老朱看着他。

“禀陛下,那些南北学子在一起吵的不可开交,他们在客栈里议论纷纷,此事必须有个公断。”

杨宪早就跟老朱串通,正好给老朱个台阶。

“公断,好,咱这就给他们个公断。让百官重新验卷。”老朱大手挥下道:“都给咱听好了,南北皆为大明臣民,谁要是敢给咱做出分裂大明的事,定斩不饶。李善长,你可记下了?”

“臣记下了。”李善长跪在地上点头。

几炷香后,所有试卷,并无差异。

老朱道:“虽然试卷并没有什么差异,可这次咱也有了教训,如何平息南北士子怒气,大家都想个法子出来。标儿你说。”

朱标站在旁边,自然知道老朱这次是为了有个借口控制这些党羽拉拢人才。

“南方士子试卷既然都是上等试卷,朝廷必然要爱惜人才,将他们任职留用。这样才能体现父皇一言九鼎。

北方连年战乱,落榜也情有可原,但父皇仁慈,体恤北方,可以加试恩科北场,今年为北方学子单独设试场。

这样一来,北方学子自然会怒气消退,感念圣恩。国士院南北院士皆有,选贤任用,那设北方试场有何不可,全凭父皇一句话。”

“哈哈,全凭咱一句话。”老朱这句听的喜欢。随后规定一个月后举行北方试场。

不过老朱也为此立死规定,往后的科举考试,南北学子必须是平衡的,不能出现倾斜某一方。

百官有史以来第一次都无意见,竟然十分赞同。

虽然为了这事兜了一大圈,但老朱也借此,无形中敲打了他李善长。

李善长面容沉重,随后想要找刘伯温喝茶,却被刘伯温巧妙的推脱了,这个节骨眼谁敢跟他喝茶。

老朱高兴,也让朱标好好的休息下,这些日子为了国士院也是忙碌不少。

工部和礼部还有户部,兵部和吏部,在朱标的争取下,都为其他的科技官争取到要职。

百官没有意见,因为入六部的几个,文采并不低于文官。

剩下的就是何青他们,被朱标安排辅助刘伯温管理国士院,大明周报的事情,由高启带人挪到了国士院,全权掌握舆论。

大明周报连夜登了恩科北场的事情,北方学子大为振奋,不少离开的也被杨宪他们追回。

“太子殿下,五百多名北方的学子都已安心备考。”杨宪道。

“杨宪,你有才华,孤看在眼里,只不过一定要像刘中丞多多学习,才可堪重用。大丈夫该把眼光放在长远,为百姓。而不是有些地方上,记下了?”

杨宪抬头看了眼朱标,随后点头道:“臣记下了。”

随后朱标指了指宋濂:“让宋师为那些学子辅导。”

宋濂战战巍巍道:“殿下,臣定不辱使命。”

朱标看了眼宋濂,将他带到旁边道:“宋先生,你是孤的老师,今后就安心待在国士院,只教有些院士读书认字。院里清净,孤也希望你往后能荣归故里。”

宋濂早就被吓怕了,点头对朱标道:“臣活了一把年纪,只想为朝廷进绵薄之力。”

“嗯。”朱标重重的拍了拍宋濂肩膀,随后离开。

北方学子要继续待到四月,住宿和伙食都需要解决,他得去找她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