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北陆南水军校(2/2)

此时南京城。

前些日子,老朱和徐达他们过来看了水军军校,表示这要是放在鄱阳湖水战,绝对一次就把陈友谅给灭了,说着当年的风光往事,个个热泪盈眶。

好几个淮西将领还说把勋贵子弟送进军校,不过这个都被赵云生聪明解决,说要经过考核和考试才可入校编制,设置了最低年龄和最高的年龄。

退下来的将士,都进行了安置。

三宝把这些人登记造册交给了锦衣卫,让他们暗中安排,开始建立各地的皇明卫馆,慢慢的去部署基层。

等时机到了,便开始修大明的直道。

随后两天,在赵云生的监督下大明第一水军军校正式开学,规定了每年的招收人数和条件。

当初的水师,水军也都被挑选编制,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他们都在军校有了事做。

另外又招了一批独特水手,都是十五到十六岁的江南汉子,个个练的身强体壮。

对于军校,朱标为了保证严明和纯洁性,一律都是没有作奸犯科的,道德败坏的并没有要。

这些人,朱标是为了往后出海所用的水手,朱标单独为他们多加了星象地理,还有各种航海仪器的使用和制造。

朱标在赵云生等武将的带领下去看了通铺校舍,吃饭的地方,还单独规划水域,给他们用来做实战的演练。

刘伯温回来的这段日子,朱标让他把除四川和云南各地以外的地区都做了标注。

草原的铁矿,湖北大冶,凤阳府和太平府,山西大同等各地有铁矿的地方,召集人手,准备开采矿石。

驻守山西的官员在文家老祖宅又发现了不少的银两,以及三座还未来得及开采的矿源。

山西盐池的事情刘伯温如实禀告老朱。

沿海海水晒盐工艺,朱标认为该不断的在加工完善。

不少以前的盐田村,晒盐方式太缓慢,朱标让何青跟以前有晒盐经验的师傅不断的商讨切磋。

但朱标的目的是为大明做出精盐,他把想法告诉了刘伯温。

等盐和矿有了着落,他的任务就是修建直道,先修南北必须连接的要道。

再修有矿产资源,茶,盐的府县,奠定基础,随后清理那些朝廷的蛀虫。

临近过年时,老朱把他修修改改半年的《祖训录》给他还有朱樉朱棡他们这些兄弟看。

强调节俭,严祭祀,慎国政和礼仪,规定宫阁大小,剩下的老朱说自己还要继续补充。

朱标知道,皇明祖训就是老朱改了很多次,又添加很多次,最后后出来的内容。

众兄弟告退时,老朱把朱标单独留下,询问他关于扬州盐务局和矿场的事情。

“父皇,儿臣今日回去,便继续催促他们,精盐会有的。”朱标肯定的说道。

“还有不到三个月,便是我大明第一次恩科,三月换名国士院,牌匾要做的大气些,你今日回去拟份过程给咱。”老朱说道。

“父皇,儿臣现在就可以跟你讨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