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文臣武将(2/4)

“官绅纳粮,你们怎么看。”

科技官互相看了眼,如实说道:“如果没有殿下,我们还会是匠籍,殿下之事,我们都赞同。”

“启禀殿下,我们赞同。”

科技官说的言辞恳切,朱标挥手示意:“天下不只有文人才能够成大才,科技官也是人才,就看你们的努力了。”

这几天,老朱那里比集市还热闹,文官你奏结束我登台。

要不是马皇后在中间当着和事佬,那些文官肯定要被老朱打几板子。

有几个文官这几天在东宫外要见自己,叨叨赖赖的跑来说自己是宋濂的学生,又是太子。

如今宋濂不在南京,太子得为他们做主一类的屁话。

还要朱标劝老朱。不然就会尽失天下人才。

没当听到这些话。朱标都恨不得让人把这几个家伙给叉到午门外打个半死。

他是朱标,但终究不是那个文人教的朱标。

老朱把坏人替他做了,是因为父爱,他也得反哺下,去帮帮忙。

自己也不能去朝堂斥责那群文官,虽是众人认可的太子,论起威望事,远远不够老朱做的。

文人喜欢哪个君王,完全是因为哪个君王给他们带利益,一旦君王坏了利益,他们就开始口诛笔伐。

最重要的还得自己硬。

历史上这种事不少,你硬起来,文人总会先屈服的,甘心当奴才也愿意。

刘伯温和高启虽然没有明着去赞成士绅纳粮,但是暗地里的意思都是支持的。

他们清楚自己的位置,该做什么,该说什么,都是不用朱标去点拨的。

当天,朱标就编写了关于士绅纳粮,百姓受惠的歌谣,甚至夸大了文人怎么反抗批判。

连夜印了千份,让毛骧的锦衣卫深夜撒满南京城,还配了百姓能看懂的小人画。

第二天的南京,包括去扬州苏州和凤阳各地的官道上,说书人和叫花子走街串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