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对早朝的议论(2/2)

“徐达跟咱说了。”

朱标没吭声。

徐达从倭岛跑回来说玩,然后他嗖一下漂洋过海打倭寇去了。他是哆啦A梦有空间穿梭门吗。

老朱你这是越来越没实话了。

徐达表示,带外孙玩这话他绝对没说过。

……

三天前的早朝,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然后这场子替父上朝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大理寺寺卿张士悦,就拉着刑部尚书开济来到大理寺衙门。司法之事,自从刘伯温寻龙脉后,都察院通常只监督。确保刑部大狱和这些衙门真正在干活。

大理寺和刑部是里面干活最多的,两者来往也比较密切,开济和张士悦关系也极好。

两人平时散了朝,就会坐在一起探讨朝廷大事,或者刑部负责审讯判案之后,大理寺复核案情。需要三司复审,大理寺才会亲持。

这次两人却是为了讨论太子早朝讨论大航海的事情,两人在官衙坐下。张士悦开门见山的和开济讨论起来。

咬了口点心配一口茶,开济对太子做事态度聊了起来。

“开尚书,不瞒你说,前几天太子早朝,对他的处事风格,我还是有些拿捏不准,不过看起来不是强行乱来,今后办事也就知道该怎么拿捏。”

“之前太子因为西安府知府孙玄的事去过刑部,我有过接触,做事倒是服人心思。做事仁德有,可骨子里还是杀伐果断的。”开济比较爱惜名声和羽毛,骨子里也带着一股清高。

“张兄不必多心,自洪武三年开始,我看太子对你们大理寺和都察院倒是很重视,许多事都是提前提了出来。”

两人说话间,胡惟庸府上来人送口信,请他们去吃饭。

等会……

胡惟庸请吃饭?

“陛下不喜朝臣喝酒吃饭,我身为刑部尚书,次数多了总不好。”

刑部尚书这个位置,权力还是很大的,多少进了刑部京城大狱的人犯,都会想着法花钱买命。

所以朱皇帝对这个位置就如猫盯着老鼠。

或许是被迫于无奈,或许是面子难拂,开济最终还是跟着张士悦去和胡惟庸饮酒吃菜。

要知道,中书省放眼望去,杨宪北上,汪广洋在陕西,刘伯温寻龙脉,李善长告老还乡。

右相位置空缺,只要是个不傻的人,都知道胡惟庸几率很大。朝野上大家能猜个一二。

李善长还乡后,他的儿子和临安公主的事也就吹了。陛下赏了他那么多东西,这辈子衣食无忧。

人走茶凉,这事情可大可小。

现在就是大家在揣摩右相的人选。

“开尚书,张寺卿,这鱼可是肥美的江鱼,酒也是我特意买的国酒五粮雪曲,你我三人同饮。”胡惟庸跟胡大鹏笑着敬酒。

“上次太子殿下早朝,让梁国公出海,我还打算明日请梁国公好好的喝一杯。”胡惟庸笑道。

蓝玉现在是谁?太子妃的亲娘舅,小皇孙看样子陛下也是特别的喜欢。这里面的关系,他早早的心目了然。

开济不敢多喝,他怕过几天陛下又问他干什么去了,到时候这话就不好说了。

“各位对太子殿下替朝这件事有何看法。”胡惟庸直截了当,这屋里也没外人。

“很不错。”开济回答。

“航海这件事,开尚书和张寺卿就不觉得在耗费国库银两,此事成与不成,还是两回事。”胡惟庸道。

“太子殿下说往后出海耗费的百万两银,他会处理。此事应该是没有问题。”

胡惟庸自作聪明道:“我看陛下回避不朝,肯定是不乐意航海这一事。如今太子定下航海之事,到时陛下会看着太子没有银子用?从国库拿,就是必然。”

“这……”

开济和张士悦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