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无话可说(2/2)

大家都互相看看自己同僚,确定太子口中的人是谁。

朱标目光越过朝臣,在于一耳边说了几句。

“宣马合觐见。”于一声音洪亮清晰,殿外内侍又高喊:“宣马合觐见。”

等在殿外的三宝,刚才已经回去换了正式衣服,脚步坚定的踏上台阶。

“殿下,奴婢定不负您所托。也不会给您丢脸。”三宝把自己的帽子理正,进了奉天殿。

“马合见过太子殿下。”

两侧文武百官听到刚才的名字时就已经惊讶,这会儿眼睛都要掉出来。

奉天殿成了一窝蜂。

“什么?一个内侍也可以担此重任?”

“这就是个阉人。”

“哼,一个小内侍。”

朱标听着耳边众人议论,并没有说太多的话,永乐年间那郑和入宫时也很年幼,后来不断的学习塑造,成了人才。

自己从开国起,就开始对三宝耳提命面,让他去龙江船厂,去海务局,每一个环节都有,相比其他人来说,他最合适。

果然,官员们就开始质问三宝了。

最开始提问的,就是都察院那几个:“茫茫大海,吞没不知多少船只百姓,你凭什么可以从大明到达遥远的西洋。”

“正是,西洋距大明遥远,海上风浪无形,你怎么确保船队跟着你可以到达西洋。”

“你去过西洋吗,我大明如今河清海晏,可以自给自足,有必要再下西洋?你可知下西洋趟,会耗费大量军需?”

“对,你知道国库的银子都是哪里来的?它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三宝看了眼朱标,开始逐一回答众臣的问题。

“自开国以来,太子殿下便开始授我海洋学问,过洋牵星术和《海道针经》,这些最基础的问题,三宝烂熟于心。

星盘,指南针,象限仪……海图……海洋灾害,这些三宝在深夜时分,都会勤于苦学。在水师中学习水上技能,自认为,可以担负起为大明出使西洋。

所需工具,国士院工匠皆费心费力,龙江船厂那七艘代表性的宝船,诸位大人可以随时查看。”

“太子殿下,今日散朝,臣就亲自去船厂看看,如果和马合说的有出入,臣定会去东宫见太子。如果臣心服口服,此事臣今后全力支持殿下航海一事。”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

“船厂五年来造船众多,洪武三年和司天监商议,以北斗七星为包船命名,天枢,天权……”三宝如实回答。

朱标笑道:“海务局也可以为出海做好准备事宜,诸卿,还有何疑问?”

众人似乎没什么意见,都无话可说。他们提的问题,太子殿下似乎早有准备,一一攻破。

以当初国士院为例,似乎带来的都是好事情。并没有坏处。

宋纳问道:“敢问这过洋牵星术和海道针经为何物?”

三宝道:“海道针经和过洋牵星术,是航海的宝贝,前元有人出海时,正是靠着它们。”

宋纳冷哼一声:“呵呵,看来是宋某孤陋寡闻了。太子殿下这内侍可真是博学多才啊,宋某受教。”

正在这时,户部尚书走到三宝面前:“航海,敢问耗费银两你可算过?此一去,必耗费我大明国库白银百万两。”

三宝没有说话。

户部尚书继续道:“国库的银两都是黎民百姓缴纳的赋税,此乃劳民伤财。你这小小内侍竟然不劝阻太子殿下。反而大言不惭,是想毁我大明根基吗?”

“奴婢不敢,但绝无此意。”三宝跪下,对朱标说道。

“孤今日是要把此事定下,离出海还有几月,只要孤解决了这百万两耗费,诸卿是不是无话可说。”

众臣道:“是,臣无话可说。”

朱标记得,五年以来,沈千城他们送来酒坊的银两似乎都在国士院,应该没有用完。

只等散朝后,派人去国士院那里问一问吕昶,银两勒一勒也就有了吧。

朱标不知道的是,今儿早朝的所有,老朱都躲在暗处看着。